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為應對高等教育全球化,浸會大學校長錢大康計劃在5年後讓全校學生均有機會到內地或其他地區進行交流、實習或服務學習,擴闊國際視野。校方正籌備相關安排,包括籌款、聯絡海外夥伴大學及其他機構等。他又透露,有意推出「第一代大學生獎學金」,提供助學金予父母非大學畢業的大學生,資助他們離港交流及學習,校方正積極籌款。
錢大康昨日在電台節目上表示,香港的教育靈活性低、過於着重考試成績,以及學生國際視野不足等,令人擔心學生或難以適應未來社會工種的變化,「所以我們要如何提高學生的國際視野、訓練他們處事靈活呢?」
因此,浸大有意為每名學生提供到內地或海外地區做交換生、實習或服務學習的機會,為期數月至一年,「例如去修讀香港沒有的學科、去山區教英文或協助建校等。」他又指,長遠希望可吸引海外生來港入讀,增加大學國際化。
錢大康相信,學生從中培養的國際視野,會更尊重本土文化,並強調本土與國際文化並無衝突,認識不同文化對港生有所裨益。
不過,他指全校有約一萬名學生,人數龐大,期望5年後可實現目標,「我們希望有港生、國際學生及校友一起參與,每次人數不多於10人,所以要分批安排;另要物色夥伴(大學及機構),協調宿位等,這些都要時間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