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董建華:釋法消「獨」唯一良方

2016-11-12
■董建華昨在團結香港基金兩周年晚宴上,發表題為《對香港未來的樂觀希望》的講話。 彭子文 攝■董建華昨在團結香港基金兩周年晚宴上,發表題為《對香港未來的樂觀希望》的講話。 彭子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依法作出權威解釋,但有部分香港人對此有疑慮。全國政協副主席、團結香港基金主席董建華昨指出,在討論是次釋法時,有三個重要考慮因素,一是人大釋法根本就是香港法律體系的一部分;二是人大釋法都是集中在中央政府負責的事務;三是釋法不妨礙法治。他批評,有候任議員在莊嚴的立法會宣誓時公然侮辱中華民族,鼓吹「港獨」,令全港700萬市民同感憤慨。這不單止是一個牴觸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的大是大非問題,更衝擊了「一國兩制」的基礎,損害香港和廣大市民的利益,「這(釋法)是唯一最適當的辦法,將一切亂局反正,走回正軌。」

董建華昨在團結香港基金兩周年晚宴上,發表題為《對香港未來的樂觀希望》的講話(全文刊A8版)。他指出,香港正處於充滿挑戰的時刻,包括前年經歷的違法「佔中」和政改的困擾,近日發生的宣誓風波更令全港700萬市民同感憤慨,「出現這樣的事情,我感到真是十分痛心。相信很多朋友亦都會一再感到失望、甚至憤怒。」

「一國兩制」基石豈容「獨害」

董建華強調,「一國兩制」是香港自回歸以來的發展基石,而「一國兩制」和香港基本法,都是香港生根立命之本,任何的偏離所造成的損害將在難以計算,「所以,我在此一定要告訴香港的反對派人士及市民大眾,我們必須嚴肅堅守,不要讓一小撮煽動『港獨』的人士對我們這個立命之本造成任何破壞。」

董建華指出,香港發生的宣誓風波,和出現所謂「民族自決」的意見,有損國家和香港的利益,中央將事情清晰解釋和嚴格規範,是負責任的做法和對香港長遠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做法,並表明極不認同香港社會有小部分人,包括一些法律界人士稱人大是次釋法,會影響香港司法獨立及對法官構成壓力的說法,及提出了三個重要考慮因素:

體現人大最高權力 港憲制地位

一是根據基本法第一五八條,基本法的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意味釋法是香港法律體系的一部分,特區終審法院在「劉港榕案」的判詞中,已釐清這解釋權是全面的,是「普遍而且不受任何限制的」。釋法權體現了全國人大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以及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地位。

二、全國人大常委會一直對香港法庭獲授權在基本法下對自治範圍內條款自行解釋的安排表現出充分的尊重,每次釋法均針對中央政府負責的事務。「港獨」主張已經超出了香港特區的自治範圍,牽涉到國家的根本和統一問題,屬於中央政府負責的範疇。

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此作出回應,是憲制責任之所在。作為對保護基本法的回應,全國人大常委會才進行了這次釋法,正本清源,以免再有人混水摸魚,傷害香港的法治。

個人判斷代替法規 始損法治

三、人大釋法既然是法律體系的一部分,按照法律規則、符合法律程序,並不會妨礙香港的法治,「如果各人都以自己心中的一把尺來評價事物,以個人判斷代替最根本的法律規則,這便是真正的妨礙香港法治。我相信香港人是明白事理的。我希望法律界的專家也會認識到這個真理。」

董建華強調,香港的未來,最重要的基石就是尊重「一國」,堅守「兩制」。「這是香港長治久安的保證,也是香港抵抗嚴重撕裂的最佳良方;維持「一國兩制」最符合香港和國家的整體利益。」

他認為,面對「一國兩制」,今天的香港需要一個更宏大的視野和歷史觀,需要一個中國本位而非僅僅香港本位的思維。

冀穩守「一國兩制」 團結建港

他表示,「 正因為『一國兩制』的實踐遭受挑戰,才需要我們加強堅守,我們香港在『一國兩制』問題上是不可以退的,退一步就是萬丈深淵,向前一步,才是我們的希望。......今天的香港,需要的是源源不絕的正能量,對前途緊抱樂觀希望,凝聚動力,建設香港。期望大家穩守『一國兩制』的基石,充分發揮中華兒女的民族智慧和血脈根緣,伴隨國家的迅速發展,團結一致,再度啟航。」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