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跳出框框:斷章取義

2016-11-22

蒙妮卡

十一月是新聞旺季,光是美國與香港兩地的消息,已教人應接不暇。每天追新聞,看分析,動腦筋,做一個認真的讀者可以非常忙碌。現在無論人在哪裡,關心香港毫不困難,愈是放不開,花的時間愈多,察覺有心理負擔,心情不舒暢,生出一種感覺,像內地所說的「逆反心理」。

搭地鐵出市中心,習慣翻看免費報紙打發時間,總共三份,頭條看完,有點厭悶,只想找短小的新聞來看,看到以下三則,覺得有點意思:

一、美國排名第三的某大航空公司,為提高盈利有意進一步壓榨經濟艙廉價票乘客,每人限帶一件隨身行李,並且必須小得能塞進座椅下面。而且不能預留座位,一家人乘飛機,可能各散東西。

二、英國一個麵包師傅發起聖誕節翌日停工一天,讓零售業的打工仔喘息休息,與家人共聚,已有十七萬人在網上聯署響應,聲勢浩大。

三、一個病人報警,說他在醫院抽血檢查時用手機拍短片,想留給老闆看,證明沒有偷懶,不料男護士不高興發脾氣,搧了他一巴掌。

新聞簡訊「斷章取義」得來要故事完整,很考編輯功夫。英國《獨立報》幾年前有一段新聞,說廣州白雲機場截停一個出境旅客,此人身穿六十一件衣服,目的想省下行李超重費,模樣必定非常尷尬有趣。新聞很短,語焉不詳,故意不提怪客國籍,任憑讀者想像,有點用心不良。原來消息是來自《廣州日報》,男主角是身材瘦削的非洲肯尼亞人。

時代在變,變得很快,聖誕過後英國百貨公司大減價,第二天報紙頭版照片,洶湧搶購的顧客當中,讀者如果看不到第一排有幾張中國臉孔,將會非常失望。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