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通識把脈:國際校供不應求 損港競爭力?

2016-11-28

位於屯門掃管笏的香港凱莉山國際學校早前被指在未完成改劃的地皮上興建校舍及未向教育局註冊就已經展開招生程序,向家長出售合共192萬的債券。針對被指未向教育局註冊及地皮未完成改劃就用以興建校舍的情況,香港凱莉山國際學校發表聲明指學校已經向教育局提交局方所需要的資料及文件,並改名為香港凱莉山,刪除國際學校的名稱,回應教育局的警告。對於教育局去信警告香港凱莉山國際學校,局長吳克儉指任何申請都需要配合法例及程序要求,國際學校的名稱亦有嚴格規定及要求。

不少本地學童亦爭取入讀

國際學校主要為非本地學童提供教育,主要是為外籍人士如來港營商或投資移民人士的子女,或移民外地回流香港的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服務,提供其他國家的課程或一些國際課程。

本港國際學校學額一直緊張,不少本地家長希望子女修讀國際課程或為子女將來到外國升學作出準備,一直努力爭取入讀國際學校。■余慕帆 前線通識教育科教師

建議探究問題方向:

1. 國際學校學額緊張的原因是什麼?(例如: 辦學地方不足與土地需求殷切等)

2. 你認為本地家長對國際學校學額十分渴求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例如:家長對香港的教育改革及制度失去信心、子女公開考試壓力大、為子女將來到外國升學作出準備等等)

3. 國際學校學額供應不足對香港的競爭力有何影響? (例如:外籍僱主及專業人士因子女未能在香港尋找到合適的教育和學校不願來港發展,所以,削弱香港對外來投資者的吸引力及難以吸引專業人士來港發展,導致減低香港的競爭力等)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