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讀書人 > 正文

【書評】捕捉遠去了的細節

2016-12-05
《國史探微》作者:楊聯陞 出版:三輝圖書 / 中信出版社《國史探微》作者:楊聯陞 出版:三輝圖書 / 中信出版社

陳寅恪是提倡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的。所以看到這本他弟子所寫的國學著作時,我就覺得它應該可以為人提供一些新的視野,新的途徑。而從細微處入手,就像是碎片經過了修補,會呈現出事物完整性。全書十四篇文章中,首先吸引我的是寺院籌措金錢的制度。

韋述的《化度寺無盡藏院》介紹唐代的化度寺說:「寺內有無盡藏院,即信行所立。京城施捨,後漸崇盛。貞觀後,錢帛金繡,積聚不可勝計。常使各僧監藏,供天下伽藍修理。燕涼蜀趙,咸來取給。」《太平廣記》載:「其無盡藏財分為三分:一分供養天下伽藍增修之備,一分以施天下饑餒悲田之苦,一分以充供養無礙。」信眾們的廣種福田則「闐咽捨施,爭次不得。更有連車載錢絹,捨而棄去,不知姓名。」 現存敦煌發現的三階教籍殘卷《信行遺文》等記載:各地區都存在有化度寺無盡藏的附屬儲藏處,在盂蘭盆節時臨時開放:「七月十五日,盂蘭盆等是,所在州縣造功德處,皆得普超。隨喜助成,不必要須送化度寺。」化度寺的財物大部分都是來自捐贈,但放貸所得也很可觀。五祖法演管理寺院的磨坊,為眾人碾米出糠。他利用一個小小的磨坊精打細算,悉心經營,竟然用賣糠的錢也開辦了一個小型當舖,從中賺進利息!可見當時寺院開當舖是很普遍的。人們願意將物抵押給寺院,除了相信它的經濟實力,大概還因為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的緣故吧。

但信行和尚所創的三階宗受到了多次禁止,開元元年四月唐玄宗下聖旨:「聞化度寺及福先寺三陛(階)僧,創無盡藏。每年正月四日,天下士女施錢,名為護法,稱濟貧弱,多肆奸欺,事非真正。即宜禁斷其藏,錢付御使台,京兆河南府,勾會知數,明為文薄(簿),待後處分。」之後又「詔化度寺無盡藏:財物、田、宅、六畜並宜散施京城觀寺。先用修理破壞尊像、堂殿、橋樑。有餘入常住,不得分與私房,從貧觀寺給。」

《釋氏要覽》說:「律雲無盡財,蓋子母輾轉無盡故。」無盡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印度佛教初創時期。《有部毗奈耶》說:「比丘為修補伽藍而接受無盡施物,然因佛陀曾禁止比丘轉售施物,遂將受施庫中,後施主發現寺院未作修繕,即有所責難,比丘將此事稟告佛陀,佛陀遂指示:若為修補伽藍,可將無盡施物輾轉生利。」這就是無盡藏的理論根據。

帝制下的作息時間表也很有趣。唐朝「文武官朝參,無故不到者,奪一季祿。」《唐律疏議.職制五》還規定:內外官員缺勤一天,處笞二十小板......滿三十五天判處徒刑一年。」到了唐肅宗時,變成了「朝參官無故不到,奪一月俸」;《舊唐書》記載,唐文宗時「文武常參官,朝參不到,據料錢多少每貫罰二十五文。」不得不越來越降低標準了。大中四年御史台奏:「請准舊例,每牒不過三日,每月不得再陳牒。如本合朝日,無故一不到,請准常條書罰,再不到,臣請倍罰。」每月只能請一次不超過三日的假,這是早已有的規定,現在「請准舊例」,說明沒能真正執行,所以要加倍罰款。《續資治通鑒長編》載:右巡使張億一氣彈劾戶部郎中、史館修撰石中立等三十三人託詞生病不赴朝會。可見這是一個老大難問題,雖然皇帝下詔警告百官,對於那些動輒稱病缺席曠職者,朝廷要派醫官檢驗核實,但似乎也並不能解決問題。

朝廷尚且如此,下屬自然傚尤。宋人陳鵠《耆舊續聞》載:「館閣每夜輪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則虛其夜,謂之『豁宿』」。遇到「豁宿」,就在值班記錄的自己名下寫上「腸肚不安,免宿。」幾個字。於是,就被稱作「害肚歷」了。陳鵠在此基礎上還玩起了對子,他說:「余為太學諸生,請假出宿,前廊置壹簿,書云:『感風』,則『害肚歷』可對『感風簿』。」清人俞越在《茶香室叢鈔》中說:「按今制官員請假,輒以『感冒』為辭,當即宋時『感風簿』之遺意。」感風,就是感冒風寒之意,於是,感冒就成了日後的醫學名詞。■文:龔敏迪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