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兩地產經 > 正文

WeLab冀藉AI降經營成本

2017-01-24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香港的銀行個人貸款增長低,主打金融科技的貸款公司乘勢崛起。移動借貸平台WeLab集團在香港經營的Welend及內地的「我來貸」,去年的貸款金額分別按年上升3.9倍及8.4倍,至今網上申請貸款額達714億港元,成功批出貸款率介乎10%至20%,內地與香港的佔比約為8:2,註冊用戶超過1,300萬。

WeLab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龍沛智昨於記者會表示,集團目標希望以人工智能(AI)及大數據等創新概念達成普惠金融,大大降低審批小額借貸的經營成本。

龍沛智解釋,在中國內地,普惠金融所服務的客戶群普遍缺乏信貸記錄等相關數據,這為從業員帶來巨大挑戰,導致傳統信貸記錄成本高且效率低,多重因素提高了用戶使用金融服務的門檻。「我來貸」的流動大數據風險控制技術將於今年進一步升級,運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判斷非結構數據,提升風險識別能力後能更快更準確判斷用戶資料,從而降低用戶門檻,讓更多用戶享用到普惠金融服務;同時強化反欺詐模型,以人工智能提升風險的控制。

75%用戶接受AI意見

龍沛智續指,Welend在港已經營網上借貸平台超過3年,公司於香港每筆貸款額平均為7萬元。以同一質素的客戶計,貸息較銀行約高出2厘至3厘,30日逾期貸款率為2%至4%,不算特別高。目標客戶群鎖定20歲至35歲熱愛嶄新科技的年輕白領,去年WeLend客戶平均入息已達21,000元,比香港人均收入15,000元高出不少,有別於一般傳統財務公司服務較低收入的客戶群。去年底亦在港測試人工智能系統,根據用戶的不同財務狀況為其提供度身定做的債務解決方案,75%用戶接受該方案,每位用戶平均節省了20%的利息成本。

至於內地方面,WeLab希望將目標客戶群,由白領擴展至藍領及三農,去年底已與富智康(2038)及中國郵政集團建立合作關係,並已跟數家機構在網上合作產品,通過跨行業結盟,配合今年以「D.N.A.+」為發展目標的藍圖,以期望共同實現普惠金融目標。龍沛智期望,今年註冊用戶增長能夠繼續維持在3至5倍。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