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通識博客 > 正文

酒類多花款 購買欠監管

2017-02-07
■青少年飲酒問題值得關注。 資料圖片■青少年飲酒問題值得關注。 資料圖片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早前一款果味啤酒熱爆全城,不但吸引市民爭相搶購,青少年更好奇欲試,並在社交網站炫耀。然而,該款啤酒酒精濃度甚高,有電視節目主持及年輕博主親身試飲後出現失憶、失智及精神不振。事件除了反映酒精的危險外,更暴露了酒精監管問題,該款啤酒在多區藥房有售,而且大多不會核實市民年齡,青少年輕易購得。

理大護理學院在去年10月的一個調查發現,受訪的中三學生中,近四成曾有飲酒經驗,平均最早接觸酒精飲品的年齡只有11歲,青少年飲酒問題值得關注。 ■李啟豪 青松侯寶垣中學通識科老師

【新聞背景】免稅密密飲 「果啤」吸青年

根據政府統計,香港自2008年2月起豁免向葡萄酒和酒精濃度不多於30%的酒類徵稅,市民飲酒習慣變得頻密,估算2012年人均純酒精年消耗量達到2.87公升,較徵稅前有上升趨勢。

市面近年興起一些水果味的啤酒,以迎合青少年口味及需求。這些啤酒由於水果味較重,不但比一般啤酒更易入口,加上明亮色彩的罐裝,對年輕人有很大吸引力,因此受熱捧。

不少國家及地區均開始關注果味酒精飲料的問題,美國更已禁止該款在香港流行的啤酒在市面出售,以保障青少年健康。

然而,香港現時對酒精飲品的管制落後,食環署只限制在店內即時飲用酒精飲品才需要領取酒牌,一般便利店及藥房不需酒牌也可出售酒精飲品,政府亦未有立法禁止售賣酒類予18歲以下人士。

【原因】朋輩嗜杯中物 學生易遭「傳染」

現時香港並沒法例規管零售商舖售賣酒精飲品活動,只有依靠行業間的同業守則,根本無法規管售賣酒類予18歲以下人士。近年不少同業更不守守則,蓄意購入果味酒精飲品以迎合年輕人市場,在青少年購買酒精飲品時亦不核實年齡,令青少年更容易接觸酒精飲品。

有團體早前派出兩名分別12歲及16歲的少女化身調查員,巡查沙田7個商號共16個零售點時,發現近一半店舖允許青少年購買罐裝啤酒,整體成功率達40.6%,當中某連鎖便利店更是「有求必應」,成功率達100%,可見政府未有立法,加上同業監管不足均是令青少年容易接觸酒精飲品的原因。

商家以「健康」招徠

近年有商人看準青少年有意模仿成人的心態,利用法律漏洞,推出有損青少年以至兒童健康的產品,例如水果味香煙及酒精等,以滿足青少年的需求。這些產品除了刻意標榜天然及健康成分,加上富色彩的包裝,除了令青少年放下戒心,更會把口味調節,令產品味道與一般汽水果汁相近,青少年更容易接觸及上癮。

這些產品無孔不入,除了在一般超市藥房有售外,亦有不少人會放置於青少年喜好的「格仔舖」銷售,令青少年更容易購入。

滿足好奇心 飲酒扮成熟

青少年飲酒習慣多受朋輩影響,在朋友慫恿下嘗試飲酒。有調查發現,若所結交的朋輩有飲酒行為,學生嘗試飲酒的機會將較朋輩間沒有飲酒行為的組別急增近33倍,可見飲酒習慣較易在朋輩間習染。

除了為滿足好奇心外,更重要的是在朋友前建立形象。青春期的少年反叛心理較強,喜歡挑戰權威,同時亦會模仿成人,因此會在朋輩面前飲酒,以表現自己成熟的一面,並藉共同行為取得對方的信任及認同,但卻因此受影響而失去判斷力,踏入酒精陷阱。

借酒紓壓 長期易上癮

青少年在成長期間面對不少改變,自我意識的提高及能力感的提升,青少年期望掌握自己的人生,然而可能因能力不足或與他人期望不同,導致在家庭、朋友以至學業上出現期望落差,為自己帶來不少壓力。

假如青少年未能適當應付壓力或挑戰,可能會選擇逃避,例如借酒消愁,視飲酒習慣作為紓緩壓力的方式,長遠更會導致出現酗酒成癮現象。

發育期酗酒 傷腦損記性

青少年正值發育時期,酒精對青少年仍在發展中的腦部可能會構成危害。長期飲酒會減低記憶力、分析力以至自制能力。

有調查指,飲酒年齡能夠預測往後出現酗酒和依賴酒精的機會,表示越早有飲酒習慣的人在日後面對的健康風險會較沒有飲酒習慣或較遲有飲酒習慣的人高。

除了長遠影響,酒精對年輕人亦會造成即時危害,酗酒會增加血液內的酒精濃度,如酒精濃度太高便會造成酒精中毒,嚴重的會喪命。現時市面出售的果味酒精飲品,濃度高於13度,有調查指只要喝下兩罐便已達到酒精中毒的程度。在美國,有學生飲用該類飲品後不適送院,可見飲酒習慣對健康的可能風險。

醉酒失自控 台爆「撿屍」案

飲酒習慣除了對身體構成可能傷害外,更會引起安全問題。台灣早前興起「撿屍」一詞,意思是指男性向醉酒以至不省人事的目標下手進行侵犯,亦可以反映出醉酒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

青少年容易低估酒精對自己的影響,一旦失去節制便可能影響判斷力,嚴重的甚至會失去知覺,可導致車禍、暴力行為、不安全性行為等嚴重事故,對自己以至他人造成傷害。

政府監管應「走上街頭」

現時不少青少年接觸酒精飲品的地點已不再局限在酒吧,反而集中在家中或深宵的街頭,因此單單限制在店內即時飲用酒精飲品才需要領取酒牌,並未能限制青少年飲酒。

針對現時政府及業界監管不足的問題,政府應考慮立法禁止商戶向未滿18歲人士販賣酒精飲品,並加強對酒精飲品銷售的監管;從貨品源頭阻止酒精飲品進入青少年的消費市場,以保障兒童以至青少年的健康。

除此之外,基礎教育亦需要持續推行,讓學生了解到酒精對健康以至安全的危機,同時鼓勵青少年發展良好而正面的朋輩關係,而非建立在酒精與面子之上,並教導青少年處理壓力的方法,鼓勵他們積極面對問題,減少對酒精的依賴。

【小知識】劈酒

暴飲,或稱「偶發性大量飲酒」,俗稱「劈酒」。按香港衛生署定義,是指單次飲用60克或以上的純酒精。

在香港,60克純酒精大約相等於5罐啤酒/5杯餐酒/5杯烈酒;單次是指在數小時內飲用。暴飲除了會出現行為失常外,更會對身體造成即時及長遠影響,亦可能會因精神失常而擾亂社會秩序。

【小知識】酒類徵稅

香港甚少貨品設立關稅,故有「購物天堂」的美名,然而針對部分可能影響市民健康的商品,政府亦會徵收關稅,例如煙酒稅。

根據香港海關的進/出口清關手續,現時香港對「在攝氏20度的溫度下量度所得酒精濃度以量計不多於30%的酒類」以及葡萄酒豁免稅項,但對於烈酒的稅率則以酒類價值等值徵稅。

想一想

1. 根據上文,指出香港青少年飲酒的原因。

2. 承上題,這對青少年有什麼長期和短期影響?

3. 「政府應立法禁止商店向18歲以下青少年售賣酒精飲品。」你同意嗎?試解釋。

答題指引

1. 可從監管不足、商業策略、朋輩影響和逃避壓力4方面答題。

2. 長期影響:長期飲用可導致記憶力和分析力下降,增加酗酒和依賴酒精的機會。短期影響:暴飲有可能引致酒精中毒,甚至喪命。

3. 同意:有調查指近四成中三學生有飲酒經驗,更有調查發現沙田四成零售店售賣酒類飲品予18歲以下青少年,證明監管不足是一大問題。不同意:即使立例也難以執行,因為本港零售點太多。

延伸閱讀

1. 《學生劉伶增 成年易酗酒》,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6/12/16/HK1612160031.htm

2. 《醫學會倡強制酒樽貼警告標籤》,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5/12/21/HK1512210035.htm

3. 《未成年買酒易 幫襯OK必OK》,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2/03/HK1502030028.htm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