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化、能源科技與環境-
近年,各地打着綠色政治(green politics)旗號的綠色政黨(green parties)在各級議會選舉的表現引起傳媒關注,而最近的報道是美國綠黨(Green Party of the United States)第六次參加總統競選,以及奧地利前綠黨領袖范德貝倫贏得奧地利總統選舉。就綠黨的發展、政治內容,以及透過建制來推行綠色議題的可行性,下文將逐一分析。 ■羅玉芬 兼任大學講師
環保興起 澳洲起源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因為環保意識和社會運動的興起,綠色政黨在多個富裕國家和地區成立,希望透過選舉,進入議會推動綠色政策。全球最早成立的綠色政黨是澳洲的塔斯馬尼亞團結組織(United Tasmania Group, UTG)和紐西蘭的價值黨(Value Party),分別於1972年3月及4月創黨,它們的共同目標是參加澳紐兩國在該年的地方議會選舉。
隨後,歐美的綠色人士(綠人)亦陸續組成政黨,加入建制。1973年2月,英國創立了人民黨(PEOPLE),是首個全國性綠色政黨,時至今天已發展為三個政黨,黨員積極參加地方、國家及歐盟層面的議會選舉。
美綠黨派員選總統
1979年,世界上首次有綠人晉身國家議會,至1991年及1995年,美國和芬蘭分別有綠人首次成為市長和加入政府內閣,美國綠黨更於1996年開始,派出候選人參加每四年一度的總統競選。在最近一次選舉中,美國綠黨候選人獲得約125萬票,雖然只佔總得票率約1%,但也反映美國綠黨有一定勢力。
針對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34個綠黨於2004年2月成立首個泛歐洲政黨,名為歐洲綠黨(European Green Party, EGP),協調選舉工程,務求將綠色政治提升至區域層面。
德國綠黨曾執政
德國的聯盟90/綠黨(Alliance '90 / The Greens),簡稱德國綠黨,是目前被認為最具成就的綠色政黨。它由兩個綠色組織於1993年5月合併而來,分別是前西德的德國綠黨(German Green Party)(1980年成立),和東德人於1990年成立的聯盟90。
德國綠黨的政綱有四點,分別是生態智慧、社會正義、和平主義和基層民主。
在1998年至2005年,德國綠黨是德國聯合政府內的聯合執政黨之一,在2000年以來的三次歐洲議會選舉,德國綠黨均贏得超過10%的議席,在上一次的選舉中(2014年)更成為歐洲議會的第四大政黨。
另一個受注目的綠黨是奧地利的綠色替代(Die Grünen),在去年的奧地利總統選舉中,綠色替代的前主席范德貝倫以獨立身份參選,並獲得綠色替代的支持,最終以51.7%得票擊敗對手,成為奧地利新任總統。
雖然奧地利總統並無實權,但在大選中勝出,反映了綠色政黨的影響力。
綠色政治在港未成氣候
近二十年,綠色議題逐漸得到政府及社會關注,這是否代表綠色政治已來臨?
香港亦曾出現過綠色政團,更曾派員出選區議會,不過最終在選舉中敗北,之後該政團轉而發展成環保團體。
去年8月,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向所有候選單位派出問卷,調查各候選單位對環保議題的看法。綜合所得,環保議題未有受到重視。候選單位不是沒有回應,就是選擇性回應問卷提出的六個議題。
在六個問題之中,減低電力供應產生碳排放的議題,各單位不是沒有意見,就是只選擇問卷提出的方案,即加大投資節能及可再生能源。由此可見,綠色政治還未成氣候。
綠人憲章 六個主張
2001年4月,來自七十多個國家的八百多名綠人,出席在澳洲坎培拉舉行的第一次全球綠人大會,創立全球綠人(Global Greens)。它的使命是為各地的綠色政黨和組織提供世界性的聯繫網絡及合作平台,一方面加強綠人在議會外的力量,另一方面提高綠色政黨在議會內的議席。發展至今,全球綠人有77個正式會員和21個聯繫會員,組成非洲、亞太、美洲和歐洲的4個地區聯盟。今年4月,全球綠人將要舉行第四屆大會,與歐洲綠黨進行首次正式交流。
2001年的全球綠人大會同時通過《全球綠人憲章》(Global Green Charter),把眾綠黨的倡議綜合為6個主張:
1. 生態智慧(Ecological Wisdom):尊重所有物種、保護大自然資源,確保生態系統的健全。
2. 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公正地分配社會、自然資源,消滅貧富落差,確保每位世界公民都享有充分發展機會。
3. 參與式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所有世界公民擁有自由表達的權利,以及直接參與影響自身生活的決策機會。
4. 非暴力(Nonviolence):推動非武裝化、強化聯合國、加强不同文化之間的了解,建立以合作、尊重人權、環境安全等作為基礎的世界安全。
5. 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除了生態智慧及社會正義之外,必須改變大量消費的觀念及習慣,和提高資源、科技效益,確保後世人的永續發展。
6. 尊重多元(Respect for Diversity):尊重文化社會的多元性,推動平等、自由、和諧共融的世界。
堅守和平 VS 妥協政治
在經濟、資訊、意識等全球化之下,綠色政黨在近年的選舉表現有正面發展,並開始在發展中國家冒起。但同時亦有人指出,透過走入建制來推行綠色議題,仍存有很大阻力。
首先是要成功贏得選舉,牽涉到選舉方法、競選策略和選民取向。由於比例代表制,歐洲的綠黨相對容易贏取議席,相反,美國的各級議會議席,是以每位候選人的選票數量分配,即是高票當選。
雖然綠黨的議會議席有正面增長,但仍未能成為議會內的大多數,遑論要贏取能夠左右決策的公職。要贏取議席,常用的策略是與其他政黨合作,借助對方的優勢。
多元主張變趕客
德國綠黨之所以能夠加入執政聯盟,是因為與歷史悠久的德國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y of Germany,SPD,1863年成立)結盟,兩黨擁有相似的社會公義主張。
綠色政治的內容相當廣泛,原意是吸納多元、多層面的支持,但同時又會把選票趕走、轉到競選對手那一方。
就上文提到的公平分配資源、永續發展的主張,《全球綠人憲章》主張改變、限制跨國企業的資本流向,故大企業家、資本家必然阻止綠色政治抬頭。
上年的英國「脫歐」及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兩件事件,反映選民的保守傾向,未必接受尊重多元的政綱。
支持動武違和平
其次是妥協政治,尤其是加入議會之後更為明顯。在執政期間,德國綠黨兩度支持對阿富汗及伊拉克動武,違反其一貫的和平主義主張。除了維持執政地位之外,綠黨的考慮是要維繫與議會及其他政黨的關係,以便日後推行綠色政策。
不過,綠黨支持動武的決定即時導致黨內分裂和支持者流失,並成為該黨在2005年選舉失利的原因,更因此脫離執政聯盟,成為在野黨。
可想而知,所有綠黨面對的問題是,不作出一定程度上的妥協,綠色政治難以在建制之內立足,但偏離原來主張,將有機會失去利用加入建制的機會來推行綠人主張,即是綠黨興起的原意。
【想一想】
1. 根據資料,試指出綠色政黨的主張。
2. 有人認為綠色政黨在世界各地愈來愈成功,亦有人認為綠色政黨仍然未成氣候,你較認同何者?
3. 有評論指綠色政黨為了執政,正偏離原有的理念,你同意這論點嗎?試解釋你的看法。
【答題指引】
1. 本題同學需要根據資料回答,同學可引用《全球綠人憲章》的六個主張,即生態智慧、社會正義、參與式民主、非暴力、永續發展、尊重多元。
2. 本題同學可以自由評價,沒有固定答案,如果認為綠色政黨愈來愈成功,可以指出綠色政黨在各地政壇的情況,並舉出例子如德國綠黨曾與社民黨組成執政聯盟,以及奧地利前綠黨領袖當選奧地利總理。
反對的同學則可以指出綠黨仍未成氣候,如美國的綠色政黨雖然派人參選美國總統,但僅獲總得票率的1%。
3. 本題亦屬於自由評論題,同學可舉出相關的例子證明自己的論點,如德國綠黨在當政後,其支持對伊拉克動武的立場,是否已違反綠色政黨支持和平的立場等。
【延伸閱讀】
1. European Green Party. https://europeangreens.eu/
2. Global Greens. https://www.globalgreens.org/
3. Green Party of the United States. http://gpus.org/
4. 《奧總統戰極右敗選 「理性戰勝民粹」》,香港《文匯報》,2016-12-6,http://paper.wenweipo.com/2016/12/06/GJ16120600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