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寶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一種具距離感的奢侈品,不過對於自小就在經營珠寶生意家庭中長大的黃蘭詩來說,卻是一個擁有不同回憶故事的紀念品。她認為珠寶未曾出售時,只是一件死物,但當其被某人擁有後,就立即賦予了一個永恒的意義。
珍藏父親手製戒指
蘭詩自小在父親的珠寶店長大,見盡奢華艷麗的珠寶。她認為,珠寶真正的意義不僅在於本身的價值,反而是珠寶背後的故事。她憶述小時候常常在店裡看見客人購買戒指,便憧憬着戴着戒指的感覺,可惜當年年紀太小,店內沒有適合自己尺寸的戒指,父親便隨意找來一條鐵線親製一隻戒指給她。時至今日,她依然有好好保存這隻戒指,成為了一件極具紀念價值的「珠寶」。
刻字是浪漫的承諾
集團抱着同一個理念經營生意,着重刻字服務,當年並沒有電腦刻字,所有東西依靠人手製作。眾所周知黃偉常能刻出一手好字,刻字看來微不足道,不過他認為是對顧客的一種承諾。「當年父親常常跟我說,別人結婚購買的首飾,大多數是保存一輩子,所以必須認真替他們把刻字服務做好,這樣才對得住自己,對得住別人。」對父親來說,刻字是一個承諾,亦是一件浪漫的事情。
蘭詩表示,自小便開始培養對美麗的觸覺,差不多兩歲就已要求穿耳環。早年父親會親自落手幫客人穿耳環,不過因為害怕同親生女兒打耳洞,最後要勞煩集團員工幫忙,她還記得當時父親害怕得躲起來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