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闡釋絲路精神 盤點「五通」成果

2017-05-15
■在肯尼亞蒙內鐵路一列測試列車上,乘務員練習如何招待旅客。 資料圖片■在肯尼亞蒙內鐵路一列測試列車上,乘務員練習如何招待旅客。 資料圖片

4年來建56經貿合作區 投資沿線國超500億美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詳細詮釋了從古至今絲路精神的延續與積澱,評價其為「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並高度概括絲路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習近平還從「五通」總結了「一帶一路」倡議提出4年來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習近平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4年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重要決議也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內容。「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

發展需普惠平衡 貧富差距待彌合

和平合作是絲路精神的核心之一。習近平說,從中國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到中國唐宋元時期,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同步發展,再到明代鄭和七次遠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話。這些開拓事業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為使用的不是戰馬和長矛,而是駝隊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堅船和利炮,而是寶船和友誼。一代又一代「絲路人」架起了東西方合作的紐帶、和平的橋樑。

開放包容是絲路精神的又一核心。習近平說,古絲綢之路跨越眾多文明的發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信眾的匯集地,跨越不同國度和膚色人民的聚居地。「歷史告訴我們:文明在開放中發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

絲路精神的核心還包括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習近平認為,古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通商易貨之道,更是一條知識交流之路,見證了陸上「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的盛況,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數」的繁華。在這條大動脈上,資金、技術、人員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商品、資源、成果等實現共享,創造了地區大發展大繁榮。

回顧歷史,是為更好地直面現實。習近平指出,當前世界經濟增長需要新動力,發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貧富差距鴻溝有待彌合。地區熱點持續動盪,恐怖主義蔓延肆虐。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嚴峻挑戰。

設立專項獎學金 倡國際文教交流

2013年秋天,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和印尼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倡議。習近平介紹,4年來,政策溝通不斷深化。中國已同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同30多個國家開展機制化產能合作。本次論壇期間,中國還將簽署一批對接合作協議和行動計劃,同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發出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各方通過政策對接,實現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設施聯通不斷加強、貿易暢通不斷提升。以中巴、中蒙俄等經濟走廊為引領,以陸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為骨架,以鐵路、港口、管網等重大工程為依託,一個複合型的基礎設施網絡正在形成;2014年至2016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

資金融通不斷擴大、民心相通不斷促進。4年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經為「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的9個項目提供17億美元貸款,「絲路基金」投資達40億美元,中國同中東歐「16+1」金融控股公司正式成立。此外,中國政府每年向相關國家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地方政府也設立了絲綢之路專項獎學金,鼓勵國際文教交流。各類絲路人文合作項目百花紛呈,人們往來頻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