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歷史與空間】武則天的女兒情懷

2017-06-13
■史書說武則天「方額廣頤」,盧舍那佛也是飽滿的額頭與臉龐,頗具女性端莊之美。網上圖片■史書說武則天「方額廣頤」,盧舍那佛也是飽滿的額頭與臉龐,頗具女性端莊之美。網上圖片

闞則思

牡丹盛開時節,筆者再次來到洛陽龍門奉先寺前,面對高達17米、端莊秀美的盧舍那大佛,凝視良久。無論從哪個角度瞻仰,他溫煦慈悲、寬厚喜悅的明眸和面容,總是直抵心底。

據傳修鑿這座大佛,時為唐高宗皇后的武則天捐出自己兩萬貫「脂粉錢」,這份女兒家溫柔情懷,令千載之後的今人也為之莞爾。

《河洛上都龍門山之陽大盧舍那像龕記》載:「(盧舍那)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座高八十五尺......粵以咸亨三年壬申之歲四月一日,皇后武氏助脂粉錢二萬貫......至上元二年乙亥十二月卅日畢功。」

碑上的「咸亨三年壬申之歲四月一日」,即公元672年4月26日,此乃奉先寺開建之日,距今已過去整整1,345個春秋!一個皇后為修建大佛捐出兩萬貫私房錢,歷時三年多竣工。據考證,古代一千枚銅幣為一貫,唐代一文錢購買力相當於今天0.3元人民幣,一貫約為300元,兩萬貫就相當於今天600萬元之巨,武則天出手不凡,堪稱女兒家的大手筆了!

筆者原籍洛陽,洛邑坊間傳言,盧舍那大佛就是武則天的模擬像。史書說武則天「方額廣頤」,盧舍那佛也是如此飽滿的額頭與臉龐,雍容大氣,頗具女性端莊之美。「盧舍那」原意為光明普照的報身如來佛,武則天後來取名武曌,也含日月當空普照之意,給民間傳說平添了些許佐證。

龍門大奉先寺,乃唐高宗李治為父親唐太宗李世民追福所建,作為兒媳的武則天慷慨拿出大筆私房錢也在情理;而作為女兒的武則天,稱帝后為母親楊氏祈福,也在洛陽創建了一座恢弘的佛寺--大福先寺,足見其拳拳孝悌之心了。當然此時她已不必再花自己的「脂粉錢」了,李唐王朝已變成武周天下。

當日午後,我又去大福先寺訪古。大福先寺初名太原寺,原在洛河南岸楊氏舊宅,隔河就是著名的上陽宮。史書說「武後登上陽宮,遙見之,輒淒感」,她在登基翌年,便將太原寺遷往洛河北岸,更名大福先寺。此時深愛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早已過世,已經稱帝的她也人過中年。在皇帝的光環之下也有高處不勝寒的「淒感」。在血與火的皇位爭奪和宮廷博弈中,她殺伐決斷,剷除來自親屬、政客和仇家的千萬阻力,心中自然有傷痛、悔恨乃至絕望。畢竟也是女兒身,她以建寺方式紀念母親,當是祈願母親保佑自己呢!

因尚未開發成旅遊景點,宣傳也不多,很少有人知道這個藏在深閨的大福先寺。朱紅色的大門緊閉荂A好一派佛門弟子清修之地。我緩步拾級而上,體味虓磽~則天大帝龍袍裡那顆眷戀母親的柔軟女兒心,她14歲離開母親,進入李唐皇宮禁苑,從此再無緣像普天下女子那樣依偎在母親身邊了!

猶記得幾年前,曾在河南博物院見到一鎮館之寶--武則天除罪金簡。那是1982年5月河南登封農民在嵩山峻極峰採藥時無意間從一個石縫中發現的。金簡長36.5厘米、寬8厘米、厚不足0.1厘米,重233.5克。此時帶有女皇手紋的金簡已在嵩山石縫裡靜靜安睡了1,282個年頭!這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塊除罪金簡,正如武則天是唯一女皇一樣;乾陵的武則天墓至今未開掘,這也是現今發現的唯一一件屬於武則天本人的國寶級文物。

我見金簡正面鐫刻三行楷書銘文,云:「大周國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岳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迄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發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謹奏。」專家考證這是久視元年(700年)七月七日,武則天來嵩山祈福時投放於嵩山之巔的。

當年武則天為一統天下穩定政局,不惜動用酷隸大開殺戒,連親生子女也不放過,晚年她深感罪孽深重,怕自己不能升天。聽聞做一塊金簡刻上自己的罪過,埋於高山,便可祛罪消災。武則天深愛嵩山,曾十次來此祭天封禪和修行,便選擇此地投放金簡。今天想來,武媚娘以非凡的大智大勇在鐵板一塊的男權社會登上權力巔峰,親歷過多少危如纍卵的血腥博弈,再想歷代殺人如麻的開國皇帝又有哪個投放過除罪金簡?一代女皇首創了這一先例,惶惶之中不乏真誠醒悟,也有自我慰藉的女兒情懷,個中深意見仁見智了。

武則天的女兒情懷,既是天性所致,也源於她的詩人秉性。她從小酷愛詩詞歌賦,曾是天賦極高的文藝青年。第一段婚姻嫁給父親輩的唐太宗,她寫詩說「無奈活殉感業寺,黃卷青燈苦為尼。長安冷月苦為眠,零落霜菊充腹肌」,悲涼無奈可見一斑。當這位青澀少女見到皇太子李治後,才爆發出真愛的火花,她寫下《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柔情如水又不乏風雅,纏綿思戀與無限酸楚呼之欲出!李治捧讀此詩也大為動容,將她從感業寺接出來,李治稱帝后又突破種種阻力立她為皇后,這份「李武之戀」端的是令人扼腕!

武則天一生寫詩上千首,著有《垂拱集》、《金輪集》等,《全唐詩》雖只收錄58首,也不難窺見這位女皇的心路歷程和文學才華。詩言志,讀她的《催花詩》--「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就不難看出她的任性與霸氣了。她留下的詩句「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後評」與日後自立「無字碑」如出一轍,豪氣萬千。81歲時,風燭殘年的武則天頒遺詔曰:「去帝號,稱則天皇后。歿後與高宗合陵。」她的夙願就是與自己心愛的李治同歸一穴,其女兒情懷可謂曠日持久!

性格決定命運,環境改變人生。武則天以女兒身創造了傳奇人生,成為中國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出於歷史的局限,她也有任用酷吏、濫殺無辜等「鐵腕」一面,但她鼓勵農耕、改革吏治,使當時賢才輩出、文化復興,為日後「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所以毛澤東誇她「是個治國之才」。她以九五之尊熱衷寫詩,凸顯出溫文爾雅的女兒情懷,她甚至親自舉辦多次「詩歌大會」,將唐詩推向頂峰。難怪李白稱她為唐朝「七聖」之一,宋慶齡更說「就家庭角色而言,她也是一個好妻子」。晚年她重蹈歷史覆轍,豪奢專斷、屢出弊政,終令周武王朝走向覆滅,該是其不可避免的「宿命」了。

歷史鐵面無私,也溫柔多情。它是祖祖輩輩男耕女織你情我愛生活過的,是無數動植物在陽光雨露下茁壯成長過的,更是無數日月星辰在廣袤天空升降過的。它充滿生命的張力和歲月的沉香。血腥的殺戮爭霸是帝王將相職業所致,武則天雖也強勢,卻以其特有的女兒情懷和文藝才華在茫茫史海留下一抹異彩亮色,毋寧說,她第一次為弱女子在五千載華夏史上抖了精神,她的許多作為,男性皇帝是無法做到也是難以解讀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