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藝術,尤其是結合西方藝術技法、當代裝置、概念的當代水墨,是近年新興的藝術潮流。不論是大中華地區,抑或是在外國,不同美術館都舉辦了以水墨為題的展覽,包括前年開始每年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水墨藝博》以及今年九月即將在西九M+博物館的當代水墨展。已經連續舉辦了兩屆的「年度藝術大賽」亦選擇以水墨作為今年的主題,舉辦「年度水墨藝術大獎2017」,並邀得多位水墨界藝術家及策展人擔任評判,得獎作品也會一如以往在本地知名藝術展Art Central展出。既吸收了中國文化土壤、又具全球化普世性的當代水墨隨蚚應N界和社會大眾不斷的關注和普及,繼續弦揚傳統中國藝術的內涵及擔當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藝術的溝通橋樑。■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添浚
是次比賽的主題為「心映」,鼓勵參賽者透過水墨藝術表達其個人生活經驗、想法和情感。參賽者可選擇參加「抽象」或「山水風景或人物」類別,並分為三個組別:公開組(18歲或以上)、高級學生組(13至17歲)、初級學生組(9至12歲),有興趣參賽者可於9月15日前免費報名,其中公開組優勝者更會獲全額贊助的獎學金到海外參加藝術家駐村計劃,而得獎作品也會在主辦方旗下的展覽廳「藝.坊」及Art Central展出。據主辦方代表介紹,去年的參賽作品有過千份,反應熱烈,而且去年公開組的冠軍亦因此轉為全職藝術家,所以這個比賽是讓年輕藝術家大展拳腳的跳板。此外,普及藝術也是主辦方的初衷,因此他們選擇舉辦一年一度可持續性的藝術比賽而非純粹冠名,設立相關畫廊,同時讓中小學生也有機會參與,並將作品展出在具一定分量但商業性質較不濃烈的Art Central。
是次比賽的專家評審同樣極具分量,包括書法水墨藝術家徐沛之、水墨藝博創辦人許劍龍、策展人及藝評家汪玲、漢雅軒創辦人張頌仁及當代水墨藝術家鄭重賓。前三人也親臨當日的發佈會。香港文匯報記者把握機會與徐沛之及許劍龍對談,了解他們對於當代水墨的看法及抱負。
徐沛之:革新傳統書畫抒發當下感受
徐沛之幾年前曾以草書流行曲《陀飛輪》的中國書法作品獲香港藝術館頒發「青年藝術家獎」,近期他還正式轉為全職藝術家。本荂u書畫同源」的精神,擅長書法的他同樣精於國畫。如同他結合傳統書法與流行音樂文化的得獎作品,雖然一方面他肯定臨摹及了解傳統精神的重要,但另一方面他並不受傳統拘束,因此,他對於當代水墨也持肯定的態度。「當代新水墨的誕生是源於近一百年內中西文化前所未有的激烈碰撞。大概在六七十年代呂壽琨已經在香港開始新水墨的革命,其實發展至今已有五六十年,期間曾經一度沉寂,但近十多年熱潮又再度捲起。我不認為當代水墨與一些較傳統的書畫作品有較大分別會造成問題,因為藝術家可以有自己的實驗精神。」他繼續解釋:「當然,當代水墨的作品應該有對傳統的傳承,但也應該真誠反映自己身處的年代的感受,否則就會變得虛偽。」所以,他對是次比賽「心映」的主題讚賞有加。「如果只是書寫傳統的唐詩宋詞,其實反映不了當下的感受。尤其是香港這個壓抑的藝術環境,藝術家應該有不少負面的感受要透過作品宣洩。」不難想像,《陀飛輪》的歌詞也反映了徐沛之當下的感受。
除了擔任評判,徐沛之也會邀請得獎者參加由他主辦的水墨工作坊,而他之前也有不少統籌和教授書法藝術課程的工作。他認為香港不但水墨比賽平台匱乏,而且在藝術教育配套方面相比起內地也很貧乏。「內地每個地方都有大專程度的專業藝術學院,而且有自己的附屬中學,基本功扎實,但香港的教育制度卻不容許你很專注地練字、練畫。」因此,他在香港的教學都是以打好基本功為主:「再當代的水墨,也不能單把一個概念轉化成作品,所以對於基本技法和審美的掌握是不能缺少的。」至於他自己成為職業藝術家的大計,他表示以前業餘時花費幾年才創作出一兩幅作品,現在多了時間練字練畫,將來作品會在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及《水墨藝博》等大型展覽展出。
許劍龍:當代水墨重點在於
「形而上」的創新美學精神
許劍龍是《水墨藝博》的創辦人及總監,從事水墨藝術工作十多年。鍾情當代水墨的他透露自己評審時會順理成章地看重作品的創意性,期望看到一些破格的參賽作品。「水墨已經發展了上千年,從事水墨的藝術家也多不勝數,有一些藝術家有新的想法、走出新的路向,與較傳統的作品對話,其實是一件好事。」他又分析了內地與香港水墨藝術的不同走向。「香港過去幾十年始終是一個經濟發展很平穩的現代大都會,所以這個地方的當代水墨作品中都流露出都市的生活情趣。而內地社會環境不同,當代水墨亦較遲起步,在八十年代才開始發展。因為內地從事藝術的人口基礎很大,所以當中既有一批很想打破所有傳統、水墨作品風格很前衛的藝術家,又有一批符合傳統美學框架的水墨藝術家。」
提到當代水墨的前景,許劍龍認為從拍賣市場的反應來看,其實當代水墨的價位仍屬起步階段,與傳統書畫或者其他媒介的作品還有一段距離。不過他認為當代水墨「年資」較短,在市場有起有跌實屬正常,長遠發展而言,其藝術、文化和學術價值的提升比起短期的拍賣行投標價格重要。他也觀察到近年愈來多愈多人學習書法和水墨,對於水墨的關注度和發展是一個利好。「除了年輕人,也有一些成年人開始學習水墨。可能很多人發現書法現在其實不像以前墨守成規,反而可以配合一些當代的跨界創意和設計,說明了我們的藝術語言也需要反映全球化時代的特徵和當代生活的氣息。」他又期望將來會看到更多創新性的水墨作品:「不是單一技巧或單一媒材的創新,而是精神性的創新。這種作品甚至可以不用水墨做媒材,但也可以『形而上』地保留水墨的精神,將既有中國文化的哲理融化成當代的作品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