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神州熱點 > 正文

捐寶農民辭世 故宮深情追思

2017-06-23
■追思會現場。 網上圖片■追思會現場。 網上圖片

家境雖貧拒販賣 十九文物獻國家

1985年,河南周口農民何剛將從自家院裡挖出的19件珍貴文物,悉數捐給北京故宮博物院。半個月前,在工地打工的何剛因龍門吊傾覆不幸離世,年僅54歲。故宮博物院聞訊,昨日為他舉行了追思會。這在故宮博物院的歷史上,尚屬第一次。追思會上何剛之子何俊清說,父親的捐贈是他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家裡再窮也從未為當年捐贈文物而後悔。■綜合大河網、澎湃新聞及《中國青年報》

昨日,在故宮建福宮延春閣,一批古老的銀製器具一字排開,它們曾多次出現在故宮展覽中,而與它們關係密切的捐贈者-何剛的名字,亦被鐫刻在故宮博物院專門為捐獻者設立的「景仁榜」之上。故宮博物院在網站上發佈消息稱,深切悼念文物捐贈者何剛同志,追思緬懷這位默默無聞為中國文博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捐獻者。

元代銀器罕見 填補故宮空白

據親歷者回憶,當年很多人跟何剛說,「你虧了,如果那些東西不交上去,管花好幾輩子了」。對此,何剛曾表示,他一點也不後悔,而且相信自己真有困難的時候,國家能幫他解決。當時,故宮給了何剛8,000元作為獎勵。原故宮文物管理處處長梁金生說,本來準備獎勵1萬元的,但那時候社會上正熱捧「萬元戶」,故宮為了不要太張揚,便沒有給他1萬元。

與文物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梁金生,依然難忘32年前見到何剛時的驚喜。那時,何剛挖地基從自家院子裡意外挖出了19件銀器和窖藏用的大缸,隨後他找到村幹部劉紅恩,在拒絕隔壁村文物販子的高額收購費用後,他們分三次,將這19件寶貝和窖藏用的大缸送到了故宮。

後經鑒定均為高等級元代銀器,包括二級甲等文物1件、二級乙等文物11件、三級文物5件、一般文物2件。「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元代遺存銀器很少,何剛捐獻的文物填補了此類藏品空白。」梁金生說,「為故宮捐獻者不乏其人,但作為農民,將從自家挖到的文物捐給國家,何剛還是頭一個。」梁金生說。

昨日的追思會上,到場的不僅有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等文物系統領導,也有九旬文物專家謝辰生、故宮研究院院長鄭欣淼等文博界學者,還有來自他家鄉河南的領導們。從河南前往北京參加追思會的何俊清表示,父親的捐贈是他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家裡再窮,也從未為當年捐贈文物而後悔。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