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債券通」長遠吸1.95萬億增量資金

2017-07-01

香港文匯報訊 「債券通」即將正式起航,平安資產管理公司表示,「債券通」與銀行間市場現有開放模式相比,接入時效明顯提高,且沒有中長期投資者的約束性要求,其開放適用的市場參與者更廣泛,也更有吸引力。該行初步預計,如果中國債券能夠納入全球三大債券指數,預計將帶來2,500億美元(約1.95萬億港元)的增量資金。

平安資管第三方資產管理事業部國際業務總監謝曉荔昨指出,「債券通」只是提供了投資便利,仍需要投資的吸引力和投資時點,因此境外資金進入內地債券市場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謝曉荔認為,總體來說,長期來看債券通帶來的增量資金可期。目前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市的規模約8,300億元人民幣,佔中國債券市場不到2%的份額,遠低於發達經濟國家和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未來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人債在國際市場需求將顯增

而隨着人民幣加入SDR(特別提款權)以及未來人民幣債券納入國際債券指數,人民幣債券在國際市場上的需求將會明顯增加。根據初步預計,如果中國債券能夠納入全球三大債券指數,預計將帶來2,500億美元左右的增量資金。

謝曉荔又指,現階段,防風險政策強化導致的中國債市收益率上行已經告一段落,未來基本面預計將保持穩定;當前債市收益率水平也慢慢凸顯出投資價值,人民幣債券將會迎來一定的投資機會,海外投資者對於投資中國的信心也會相應增強。

利差大 中國債券對外資吸引

根據相關統計,目前中國在SDR國家中利率水平最高,對照排名第二的美國,即便在其不斷加息後,中美利差仍然超過100個基點,因此中國債券的比較優勢依然十分明顯,這對於海外資金有相當吸引力。

謝曉荔指出,境外投資者通過「債券通」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者和交易工具範圍均與此前境外投資者直接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市(CIBM)的要求保持一致,「債券通」相比原先銀行間市場的直接開放對海外投資者來說會更便捷和高效。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