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回顧20年】內資循港走出去角色與時並進

2017-07-01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歐陽偉昉) 王冬勝縱橫銀行界超過30年,他回顧期間經歷10個大大小小的金融風暴,包括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1年科網股泡沫爆破、2008年雷曼事件後,他認為香港仍能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主要有內在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方面,香港是外向型經濟,反彈力強,而銀行體系亦穩健,本港銀行的貸存比率由1997年的152%到2016年的68.4%;資本充足比率由1997年的17.5%到2016年的19.2%,反映行業的抗逆力極高 。

外在因素方面,他指出,內地經濟發展迅速,加上開放「內地居民個人遊」,令本港的零售業從「沙士」的陰霾中迅速復甦,內地亦逐步開放資本賬,吸引資金透過不同渠道參與國際資本市場,早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國企便開始來港上市,確立香港成為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首選地。

各地資產漲價惹民怨

發展至今,中資企業佔港股的市值和成交量,已分別達到63%和71%,而近年落實的「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香港與內地基金互認安排、「滬港通」、「深港通」等,都為本港金融市場帶來新機遇。

綜觀過去二、三十年的經濟發展,王冬勝認為全球的銀行和金融業跟外圍環境和政治局勢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自2008年雷曼倒閉後,美國、中國、歐洲和日本都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令全球資金氾濫,利率處於超低的水平,資金為找回報流到各項資產,如房地產市場等。

他指出資本市場不能單靠資金支持,必須要有實體經濟配合,可惜過往幾年世界各地的工資水平沒有跟資產價格同步上升,在個人購買力下降的清況下,社會對各地政府不滿的情緒日益加劇。

監管趨嚴 增強抗逆力

還好的是,香港的金融體系穩健,讓整體金融業過往能多次成功對抗逆境。香港金融監管,尤其是對銀行資本金及流動資金的監管一向較為嚴格。

2008年金融海嘯後,監管機構更加提高銀行的相關要求,以及收緊持有風險資產的比例,大大減低金融體系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機會,保持整體經濟的穩定性。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