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擔當「領頭羊」 助內地提升話語權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歐陽偉昉) 今天是香港回歸20周年,匯豐銀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冬勝表示,香港是亞洲首屈一指的多渠道融資平台和人民幣離岸中心,有能力成為「一帶一路」各項目的企業財資中心樞紐。他為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開出三項建議,包括擔當「領頭羊」,協助內地提升在國際金融上的話語權,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各方面支援,以及加強與珠三角合作。
王冬勝昨在回應香港文匯報書面訪問中指出,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債市規模則是全球第三大,而隨着MSCI把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更標誌着內地股市進入國際資本市場。
內地金融改革的步伐持續,其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可是,在國際金融話語權的領域中,中國,以至整個亞洲的影響力,卻仍然有限。
港專家了解國策 應善用優勢
他認為,香港可以擔當「領頭羊」的角色,善用其完善金融基建、金融人才的優勢和經驗,協助內地提升在國際金融話語權的影響力。
例如香港擁有不少了解國家政策、熟悉國際金融規則及市場化運作的專業人士,如果能讓更多香港專業人士有機會在各種國際金融組織中擔任重要職位,將可幫助提升國家的金融話語權。
其次是抓住「一帶一路」的機遇。王冬勝指出,香港在「一帶一路」的發展下,可以爭取和把握更多發展機遇,包括基建、金融、貿易、物流等,都是「一帶一路」發展所觸及的主要範疇。
多元化金融服務支援「帶路」
香港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成熟的資本市場、世界級的金融體系,以及優秀的金融專業人才,可以為相關的項目提供融資、發債、投資、財資管理及外匯管理等方面等支援,成為整個倡議的樞紐城市,因此,無論是香港人或香港企業,都應該趁着這個機會「走出去」,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第三、香港應該加強和深化與珠三角的合作。經過多年發展,如今珠三角已不再是「世界工廠」,稱之為「中國矽谷三角洲」也許更為貼切,因為這裡正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高科技與創新中心。
珠三角地區中的多個城市也正成為高科技、先進製造業和服務業中心,而香港在整個轉型過程中也擔當重要角色。
王冬勝感慨,曾幾何時,香港作為「前店」,利用海外貿易窗口優勢,承接海外訂單,從事產品開發和銷售,提供所需的金融和物流服務。擔當「後廠」的珠三角,則利用土地、自然資源及勞動力優勢,進行生產、加工及裝配。
珠三角發展迅速應加強合作
但時至今日,這種關係已發生了變化,從單向輸出變成了雙向互動。於是,新一輪的粵港合作發展至「雙向互動」的「店廠合一」模式。雙方的合作領域由單一的製造業合作,轉向高技術和高增值服務產業,促進兩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和金融創新合作。
以金融為主的服務業合作將是未來粵港發展的重點。珠三角的經濟和貿易發展迅速,如果香港可以配合研發及引進金融產品,便能為廣東的高科技與服務提供所需的多元化金融服務,包括融資、設備租賃、工業支援及專業服務,並從而鼓勵更多符合條件的廣東企業來港上市、發行人民幣債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