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香港書展即將於7月19日至25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本年度的書展主題為「旅遊」,人文、山水、情懷,世界無限大。
對小編來說,旅遊的樂趣,是看不同的風景、見不同人,讀書亦是如此。只要手中有書,哪怕被困於狹小天地,也有如和作者促膝長談,可觀賞的風景沒有邊界。
所以小編邀請讀者一起來逛書展,看看今年有些什麼妙處可以停留。■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圖:作家圖片由香港貿發局提供
看本土
今年書展以「旅遊」為年度主題,大家可以先在「文藝廊」逛逛專題展覽「文遊四海」,展區中將介紹香港多位不同背景的旅遊作者。這其中,有將「遊」融入文字中的文學家,如也斯和西西。有喜愛藝術的郵輪專家,如古鎮煌。以乘坐郵輪為樂事的他,曾直接把自己的海上時光寫在了《船就是目的》與《郵輪客的天書》中;更別忘了,他還有一本《芭蕾裙下》,是兩年多走遍全球看芭蕾舞的記錄。此外,還有第一位踏足地球三極的香港女探險家李樂詩、曾任《端傳媒》國際新聞總監的戰地記者周軼君、歷史學家吳瑞卿和Jason Wordie、以及將旅遊中的所見所聞用文字與照片記錄的金鈴和鄭幗恩。
走累了,不妨坐下聽聽一系列旅遊講座,文字中的難忘瞬間好像活現眼前。又或者到本地文化歷史講座中尋樂趣,潘國靈、丁新豹、潘迪華、李志清、阮兆輝......這些不同界別的講者,分別從歷史地標聊到繪畫、小說、粵劇、演藝......勾勒出地道的香港味道。
遊世界
書中的世界很大,最美是邂逅,邂逅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人。
「英語閱讀與創作」講座系列,請來旅遊作家Sara Wheeler和Tim Moore。Wheeler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在南極的第一位女作家,她曾跟隨科學家深入南極,寫下《Terra Incognita: Travels in Antarctica》,活靈活現地記錄了南極營地的生活見聞。Moore則對旅遊方式別出心裁。他曾騎着一架百多年歷史的木輪自行車,身上掛上老舊裝備,在意大利騎行3,200公里,故意在現代社會中體驗一把原始的「老」旅行。他把一路見聞寫進《Gironimo!: Riding the Very Terrible 1914 Tour of Italy》中,從書名就能感受到他的幽默自嘲,這樣一個人,肯定有說不完的精彩故事。
有時,邂逅還能帶來驚喜的共鳴。「世界視窗講座系列」中,法國人Arnaud Lanuque就與香港電影「撞」個正着。他很小便定居香港,一直以法語推介香港電影,影評曾先後刊登於《Asialyst》等不同媒體。今年,他的新書《Police Vs Syndicats du Crime》出版,就以香港警匪片為主軸,介紹裡面不同類型的角色。講座中,他將聊聊港產警匪片中的東西文化碰撞。
另一個法國插畫師Cedric Fernandez則將細說深受全世界讀者喜愛的《小王子》。2014年,Fernandez曾以《小王子》的作者,法國詩人、飛行員先驅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里為題材創作成書。他帶着埃克蘇佩里的故事來香港,正好讓讀者了解《小王子》背後的創作故事。
飛出現實
要說閱讀中最美的旅遊是什麼,大概還不是去沒去過的地方,看沒看過的風景。而是神遊天外,抵達令人驚嘆惶恐的想像世界。今年的「名作家講座」系列,從文學小說,到紀錄片、實景演出,到反腐熱話,為讀者打開不同的世界圍度。
科幻小說家郝景芳帶着《北京折疊》的熱浪來到香港。這幾年,中國的科幻小說不斷吸引世界的目光。先是被科幻迷們奉為神作的《三體》(劉慈欣著)斬獲雨果獎最佳小說獎,登上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書架。一年之後,一篇《北京折疊》又獲雨果獎中短篇小說獎,作者郝景芳也成為首獲此獎的亞洲女作家。兩部作品,迥然不同的風格,都讓世界讀者驚艷。劉慈欣的《三體》以三部曲的厚重體量打造宏大的宇宙圖景與史詩式的敘事,是「硬科幻」的代表作;郝景芳的《北京折疊》則短小如同現實寓言,關注生活描摹人心,有點「軟科幻」的味道。郝景芳曾說,她熱衷於書寫社會制度,想像出來的國度也許與現實不同,但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北京折疊》正是如此,郝景芳假想出一個未來的北京,這裡的空間被分為三層。上層是權貴統治者,中層是中產白領,下層則是底層勞動者。每48個小時,空間交替摺疊,不同空間的人享受佔用不同時段。雖是科幻小說,但其中涉及到的階級固化、貧富差距、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卻直指現實。這次來到香港,郝景芳將與讀者分享《北京折疊》的創作,「一次打破不平等的實驗」。
除了郝景芳外,周梅森將和讀者交流早前完結的大熱反腐劇《人民的名義》的小說創作與影視改編,著名影星劉曉慶將從回憶錄《人生不怕從頭再來》開始,與讀者分享她幾經浮沉的傳奇人生。內地名作家葉辛、韓少功、方方、王潮歌、許知遠、路內;來自台灣的朱天心、唐諾、劉克襄、楊澤;以及香港的梁文道及歐陽應霽,都將暢談他們創作的心路歷程。
遊故宮
對於香港讀者來說,今年有一個話題有着特別的溫度,那就是--故宮。從西九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到康文署的「故宮全接觸」計劃,再到剛舉行完的「博物館高峰論壇」,紫禁城的那點事好像一下從北京來到面前。2016年,一部紀錄片在內地火了,它叫做《我在故宮修文物》。作為故宮90周年獻禮紀錄片,它沒有如同以往描述「國之重器」的主旋律紀錄片般在觀眾面前正襟危坐,而是用一種年輕的目光看進紫禁城,充滿人情味地描繪了與這偌大宮殿終日陪伴的文物修復師們的生活日常。紀錄片圍繞着故宮中最神秘的部門--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展開,細緻地展現了書畫、青銅器、宮廷鐘錶、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繡等領域的稀世文物的修復過程。在這過程中,修復師們樸素卻又充滿趣味的生活、各自可愛的性格,以及「擇一事,終一生」、追求極致的「匠人」精神都一一被展現。這種獨特的視角使得該紀錄片引起年輕觀眾的熱烈討論,在俗稱「B站」的彈幕網站bilibili上面獲得高人氣,也讓觀眾看到了故宮國寶的另一面。
本屆書展的「名作家講座」系列,也請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導演之一蕭寒,與曾拍攝了《故宮》、《敦煌》、《台北故宮》等紀錄片的導演周兵一起對談,聊聊「手藝與當下--故宮匠人的生命質感」,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