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躍亭邊推概念邊套現 官媒炮轟涉嫌欺詐
香港文匯報訊 陷入債務危機的樂視再受質疑,官媒首度加入批評行列。央視財經火力全開,重炮抨擊賈躍亭等原始股東靠「一份份精美的PPT」賺到盆滿缽滿,但接盤的機構和散戶則損失慘重。文章質問,樂視網由興起到危機,「到底是創業失敗,還是涉嫌欺詐,可能只有在相關部門調查後才會有定論。」彭博昨日則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內地證券和銀行監管機構已開始調查樂視網的財務數據和信息披露等情況。
央視財經前晚發表《樂視網,是創業失敗還是涉嫌欺詐?真相是...》專題,指樂視用一份份精美的PPT吸引眾多投資者,股價上漲40多倍,賈躍亭等原始股東從2012年起不斷套現,賺得盆滿缽滿,留下眾多機構和散戶接盤,損失慘重。樂視網由興起到危機,「到底是創業失敗,還是涉嫌欺詐,可能只有在相關部門調查後才會有定論。」
上市7年共融資逾300億
報道又質疑,樂視網一邊推概念一邊套現,賺得盆滿缽滿,接盤的機構和散戶卻損失慘重。
報道引述內地數據機構wind的統計指,自樂視網2010年上市7年時間裡,樂視網累計融資超過300億元(人民幣,下同)。
其中直接融資92.89億元,佔總融資額30.88%;間接融資207.88億元,佔總融資額69.12%。
在直接融資中,樂視網首發IPO募集資金7.3億元,上市後通過定向增發合計募集金額60.29億元,發債融資25.3億元。報道稱,樂視創辦人賈躍亭於2015年6月和10月減持套現近57億元。
調查並不意味存在違規
在央視的文章後,昨日彭博通訊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證監會正在收集樂視相關信息進行評估,而且還在了解涉及樂視網的股權質押情況。另外,中國銀監會也在排查銀行和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對樂視的貸款敞口以及潛在風險等。知情人士稱,同時展開的調查並不意味着樂視網一定存在違法違規行為,也不意味着樂視網一定會被處罰。
大舉借債為進軍汽車
央視及外媒的報道將樂視及其創始人賈躍亭的財務危機事件,進一步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賈躍亭憑借樂視的流媒體服務發家,然後通過大舉借債為其進軍汽車、智能手機和電影等燒錢的行業提供資金。此後,為了縮減開支以解決資金緊張的問題,他的集團企業進行了裁員,並退出了部分業務。
由於討論內部重組事宜,樂視網自4月14日以來一直停牌,停牌前報30.68元人民幣。該股在2015年5月13日最高見89.5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