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經濟 > 正文

惠譽:中國未入去槓桿周期

2017-07-13
■惠譽中國銀行業評級主管胡月明。資料圖片■惠譽中國銀行業評級主管胡月明。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今年以來中資銀行加大力度去槓桿,然而,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認為,儘管有跡象顯示影子銀行的信貸領域開始出現去槓桿,但由於信貸對GDP的佔比持續上升,反映出中國暫時還未進入去槓桿周期。如果信貸效率沒有改善,中長期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比率有可能升至15%-21%,而銀行業未來風險集中於中小型銀行。

惠譽中國銀行業評級主管胡月明表示,中國的經濟體系仍然過於依賴信貸支持,雖然部分信貸在5月重新遷移回到銀行資產負債表內,但總體信貸增速仍然高於GDP總值的增速,使信貸對GDP的佔比持續上升,因此認為,中國暫時還未進入去槓桿周期。

她說,除非整體信貸增長回復到一個比較可持續的水平,否則該行的關注焦點仍在去槓桿。另外,5月非貸款信貸減少的趨勢能否持續有待觀察,如果未來數月從表外返回表內的趨勢明顯,惠譽可能會對整體貸款增長預測作出檢討。

內銀不良貸款比率或升至逾15%

惠譽認為,最近影子銀行業務已經有相應減緩的勢頭,不過,一旦經濟增長放緩的速度超出政府願意承受的範圍,政府是否還會繼續加強對金融領域風險的控制有待繼續觀察。該行估算,倘若信貸效率沒有改善,中長期而言,內地銀行業的不良貸款比率有可能升至15%至21%。

胡月明認為,中國銀行業未來風險比較集中在中小型銀行,今年以來市場資金緊張,造成銀行本身的資金成本上升,中小型銀行邊際利潤受壓,相反大型銀行作為流動性的提供方,盈利能力較去年有所增強。

惠譽指出,中國有強大的存款負債結構,從政府而來的一般性支持同時也給了監管機構更大的靈活性去解決中國的信貸問題。

胡月明說,表外投資及信貸風險較集中在中小型銀行,而且風險有增加趨勢,雖然中小型銀行近年有進行集資,但因為資產規模增長快,補充資本不能完全支持增長,因此資產水平未有明顯上升,令生存評級受壓。

中小型銀行累積風險增系統壓力

中小型銀行逐漸累積的風險有增加系統壓力的潛在危險,考慮到這些銀行現時所佔的市場份額已高於四家國有銀行,而逐漸提升的系統重要性和與非銀行機構的互聯性,可能會提高金融市場的風險。

她又預計,未來兩年銀行集資額會到800億美元,主要集中在中小型銀行。

胡月明不評論中國未來的金融監管路線,但認為金融系統的穩定對政府而言是最優先考慮。

若推動緊縮影子金融的實施力度和增強管理責任能持續,有助增加銀行的治理和透明度,從而有利於中國銀行業的運營環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