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神州行走】中國咖啡發源地 無心種豆竟成林

2017-07-17
■在朱苦拉種下第一株咖啡的法國傳教士田德能。 香港文匯報 記者丁樹勇 翻拍■在朱苦拉種下第一株咖啡的法國傳教士田德能。 香港文匯報 記者丁樹勇 翻拍

113年前,一名法國傳教士的無心之舉,引種了中國第一株咖啡樹。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中國最早引種咖啡、以咖啡為載體的中西文化交流地,竟是一個以險以遠、至者少,連名字都是「曲曲彎彎山路」之義的朱苦拉村;而濃濃的咖啡味,在這位於雲南大理深山峽谷間的小山村飄香了逾百年。 ■香港文匯報記者 丁樹勇 雲南賓川報道

朱苦拉村地處大理賓川縣平川鎮東北部的大山深處,被金沙江支流漁泡江環繞。朱苦拉的偏僻,駐村工作隊員楊體武最有發言權,用「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來描述並不為過,即便是三年前進入該村,楊體武必須由縣城騎摩托到村委會,再步行7公里山路進入。

這座深山峽谷中的小山村,因傳教而留下了一段神秘而古老的信仰歷史;又因傳教士無意間種下的一株咖啡苗,孕育了深谷中神奇的咖啡習俗,歷經歲月的洗禮,至今演繹了110多年。

法傳教士引種 首樹後代尚存

1904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田德能赴賓川及附近地區傳教。彼時,漁泡江地區東升「順江王」張邑清強佔土地和人口,民憤極大,彝族人杞干文等請田德能幫忙訴訟,打贏官司後,田德能獲得很多田產,同時也播下了天主教的火種,教徒很快發展到數百人,影響廣泛。田德能出資在朱苦拉村修建天主教堂,並創辦一所教會小學,專收信徒之子,西方宗教文明與中國文化在這裡融合交匯。

至1949年,除朱苦拉等少量地區外,其他教會小學先後停辦,後來其他傳教士、修女被遣散,天主教在賓川的活動終止。朱苦拉天主教堂被收歸用作集體公房,再無信徒和教職人員居住。

令田德能神父沒有想到的是,其無意種下的一株咖啡樹苗,成為中國最早的咖啡,而由其繁衍而來的這片咖啡林,讓朱苦拉成了「中國咖啡活化石」。

1904年某日,酷愛喝咖啡的田德能,將一株來自越南中部邦美蜀的咖啡苗種在了朱苦拉教堂的後牆外,據考證,這是本不出產咖啡的中國引種的第一株咖啡樹。1908年至1912年間,由其繁衍咖啡樹目前尚存24株;1948年,村長李福生發動村民擴大種植咖啡80餘畝,1983年底的罕見大雪摧毀了其中的67畝,現存13畝1,134株,圍繞朱苦拉村成咖啡林。

養成喝啡習慣 獨特土法熬製

百餘年間,村民們並未養成日日祈禱懺悔的習慣,而天天喝咖啡卻成為生活方式之一;每當有客來訪,奉上一杯濃濃的咖啡,也是朱苦拉與眾不同的待客方式。香港文匯報記者在朱苦拉村口遇到的楊福成,雖年僅36歲,喝咖啡的歷史卻已有30年;他告訴記者,在朱苦拉,喝咖啡只是一件平常事,無關品位或高雅;而朱苦拉熬製咖啡也用的是土辦法:杵臼脫殼、簸箕晾乾、碾壓去殼、鐵鍋焙炒、石磨成粉、土罐熬製。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