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義明:管理百年老字號 不可家長式領導
中藥是傳統產業,面對着21世紀的社會急速發展,加上西方醫學普及,年輕一代對中藥的認識不足,令很多傳統中藥商均面臨經營上的困難和後繼無人等問題,而且舊有的經營手法令守業更難。不過,有138年歷史的知名中藥廠商余仁生,卻藉着進行連串的改革,把原本守舊的家族經營變成現代化企業,這背後離不開家族第四代繼承人余義明。■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 梁燕美
余義明任職集團行政總裁已經16年,他上周出席香港總商會活動後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余義明表示,集團早在1998年便着手改變新產品的包裝和門市的裝潢,甚至改掉了歷史悠久的商標。在生產、物流、銷售、管理等各方面,余仁生都進入了企業化的管理模式,並逐漸有更多非家族成員的人士出任公司的管理層,務求淡化家族企業的形象。
團隊精神有助員工發揮
他指出,2009年,余仁生的業務進行深化改革,包括傳統湯料、涼茶、補品等所有產品,包裝均以輕便為賣點。另外,最為經典的「白鳳丸」,亦由以往的蠟封包裝,慢慢演變為膠囊包裝,以配合市場上的需求。同時,余仁生又與大學及其他機構,共同研發新的產品及提升舊有產品的功能。
余義明認為,要管理一家百年老字號,絕不是需要家長式的領導,「企業需着重員工的團隊精神,方可令員工有更大的發揮。」他又認為,家長式領導已經過時:「身為一個領導人,不可能熟悉每一個範圍,而且這樣會令公司變得欠缺新的活力。」
他表示,現時公司正面臨不同的挑戰。「最難是尋找合適人才,找到一個適當的人,方可以幫公司解決問題。」他又希望,可以引入年輕的新一代,從而幫助集團開拓年輕人市場。余義明坦言:「我們並不能夠改變年輕人的喜好,但公司會盡量增強社交媒體的發展,以便配合他們。」
在線推廣拓年輕人市場
然而,要開拓新客源,與此同時又不能讓舊有客戶群流失,是另一個難題。他解釋指,中藥對於新的一代而言,不可能使用傳統的包裝及經銷手法,所以一定要重新設計包裝、市場推廣,迎合不同的消費層。
因此,余仁生的產品不僅在專門店售賣,近年還積極開拓網上的消費平台,集團更於2008年在中環成立第一間綜合醫療中心,把經營模式多元化發展。余義明續指,集團會在未來繼續訓練店內的前線員工,提升他們對產品及中藥的知識。因他深信,員工掌握更多的知識,才可趕上時代的變化,員工培訓是企業最重要的一環。公司亦會舉辦更多的工作坊,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確保品牌能夠對準市場。他又指,未來公司會在香港開設更多的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