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而下的投資人對於經濟增速放緩和需求增速放緩較為認同,對於全球經濟復甦的持續性持相對較為謹慎;而自下而上的投資者則相對看好周期性行業中的偏後周期板塊。由於環保政策高壓態勢不會發生本質變化,我們看好銀行板塊、後周期消費板塊及選擇性看好清潔能源、工業環保類企業。■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 高挺
在近期我們與國內外投資人交流我們對於環保主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1)自上而下的投資人對於經濟增速放緩和需求增速放緩較為認同,對於全球經濟復甦的持續性持相對較為謹慎的觀點(人民幣升值降低中國出口的競爭力);(2)與之相反的是,自下而上的投資者則相對看好周期性行業中的偏後周期板塊。他們認為即使行業同比盈利增速放緩,但這對個股的影響相對較小。
環保政策收緊令需求減弱
市場對於供給側改革和環保措施的可持續性已經較為確信,也認同對於環保作為推動中國產業升級的看法。但部分投資人擔心邊際影響開始向不利於產品價格的方向發展:第一,市場普遍預期傳統9至11月的旺季帶來的需求環比改善,但實際從8月份的資料來看,環保政策收緊將導致供應鏈擾動和需求減弱;第二,產量限制導致經濟增速下滑,環保政策在戰略不變的情況下,環保執行力度可能發生邊際減弱,特別是山東等地的環保督查已經結束而螺紋鋼的電弧爐產能復甦;第三,上游價格上漲或將以消費者的成本上升作為代價,並可能減少終端需求;第四,雖然市場認同環保標準和國企兼併重組提升將會提高產業集中度,但對利潤率究竟會穩定在什麼水準仍然較為模糊。因此綜合來看,如果旺季需求略低於預期,我們預計將會出現相關股價和產品價格的下跌。
天然氣光伏期待新催化劑
由於煤炭、鋼鐵等行業總體影響較大,且股票已普遍漲幅較大,市場認為其它材料類公司的機會或許有更多機會,其中包括水泥、化工、有色金屬等產業。對於結構性機會,例如天然氣、光伏、工業環保類等真正的解決環境問題的機會,投資者認同其長期增長邏輯,但在等待新的催化劑和尋找彈性較大的標的。
我們認為由於「26+2」的環保政策加碼,將限制冬季建築施工,或將減少總需求,部分產品價格有回檔風險,但環保政策高壓態勢不會發生本質變化。我們看好:(1)銀行板塊:雖然周期性中上游板塊的盈利可能衝高回落,但盈利新階段將得以維持,因此銀行資產品質的改善將繼續;(2)後周期的消費品板塊:工資收入有回升的跡象;(3)環保治理類企業:我們有選擇性地看好清潔能源、工業環保類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