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江學海 > 正文

【中文視野】只准宮廷留經 不許百姓藏書

2017-10-06

學生最怕讀文言文,曾有學生問:「先秦的書不是都被秦始皇燒了嗎?為何還有這麼多?」這真的一個好問題,讓我們先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看看焚書的源起。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齊地博士淳于越在一次宴會中要求秦始皇恢復封建制度,讓子弟、功臣成為諸侯,以輔助皇室。這提議無疑是對實行了郡縣制的秦始皇一個挑戰和否定。

李斯建議禁私學

這時,丞相李斯站出來反對,理由是時代不同,回應的方法就應該不同。就如夏、商、周三代也不會沿襲前代的治國方法一樣。此外,李斯亦藉此提出禁止儒生非議朝政的要求。以前天下沒有統一,人民飽受戰禍之苦,故議古非今,但如今天下一統,非議朝政之事就得禁止,否則君主就沒有地位,人們亦會結黨營私。

李斯認為儒生之所以議論朝政,全因思想不統一,而且他們接受民間思想多於官方號令,故私學必須被禁絕,而禁絕的方法就是焚書。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李斯的話如下:「臣請史官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其同罪。......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

李斯提議:一、不是秦國史官寫的史書全部銷牷C二、民間收藏的《詩經》、《書經》和諸子百家之書都要燒掉。三、聚集談論《詩》、《書》者處死,膽敢以古非今者滅族。四、醫藥、占卜、種植之書可免被焚。

懲罰最重的是以古非今,其次是街頭巷議,可見焚書的目的是要令民間不再議論國事。秦始皇也明白,他只統一了地理上的六國,仍未統一六國的人心,為了統一思想,控制輿論,便同意了李斯的建議。可是,秦始皇真的把百家之書都燒了嗎?

蕭何入宮搜書籍

南宋史學家鄭樵認為秦始皇並沒有把書都燒掉,因劉邦進入咸陽時,蕭何曾入秦宮搜集書籍,證明了秦國仍保留了大量圖書。朱熹也說:「秦焚書也只是教天下焚之,他朝廷依舊留得。」南宋的范浚也指出,焚書令並沒有導致古籍的亡佚,因他當時仍可看到六經,而且秦代的儒生們也早把經籍收起來,漢人不是從房屋牆壁內發現了經籍嗎?

清代的朱彝尊則指出,李斯是荀子的學生,也曾學過儒家學說,又怎會真的希望焚書?他想焚的只是百家邪說,而非聖人之言,因此,他很可能把典籍收到秦宮之內。事實上,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就曾翻閱過國家圖書館的大量藏書,其中不乏諸子百家之書及先秦列國的史書。由此可見,秦代的焚書並沒有後世說的那麼嚴重。■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講師 李慶餘博士

隔星期五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