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投資理財 > 正文

行業分析:海上風電待發 關注領先運營商

2017-10-14

工銀國際新能源行業分析師 李啟浩

中國華能集團位於江蘇的首個海上風電專案已完成試運240小時,並在今年10月開始商業化投運。該專案裝機300兆瓦,目前為止是亞洲最大海上風電專案。值得注意的是,該專案的風場由50個4.0兆瓦的風機和20個5.0兆瓦的風機組成,是中國首個大規模使用5.0兆瓦風機的海上風場,亦與現時IV類地區和中國海上風電專案更多地採用較大容量風機的趨勢一致。我們認為這趨勢將持續,政府對風電在2020年達到平價上網的目標,將鼓勵上游市場技術發展以降低風場運營商的單位生產成本。

與陸上風電項目比較,海上風電項目的風資源較為穩定,電價也較高(潮間帶每度電0.75元人民幣,近海地區為0.85元人民幣),但由於系統平衡成本較高,海上項目每瓦資本開支較地面電站高(每瓦1.5至1.9元人民幣,是陸上項目約2倍),同時設備維護成本仍存在變數。因此,即使我們計算的陸上和海上項目權益內部回報率相若(權益內部收益率約12%),風電商仍偏好陸上項目多於海上項目,導致「十二五」期間海上項目發展落後。

龍源大唐新能源有優勢

然而,我們認為海上風電未來幾年的發展速度將逐步加快,尤其在是西部地區限電情況嚴重和南部地區受制於土地和風資源不足的背景下,風電商可通過加快海上風電發展提高裝機量。事實上,除了華能,其他主要風電商也正在積極發展海上風電,例如龍源(0916)和大唐新能源(1798)分別在建900兆瓦和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預計將於未來幾年商業化投運。我們認為這些風電商較同業有先行優勢,長遠將受益於海上風電市場的逐步擴張。

此外,風電運營商近日也相繼公佈了9月份的發電資料,華能和龍源當月風力發電量分別增加48%和27%,主要是受惠於1-3類地區風速加快和電網消納能力增加。根據我們的測算,兩家公司在9月底的風電利用小時數已經達到公司分別目標的三分之二,由於四季度一般風速較大,我們相信全年完成/超過目的機會較大。從估值看,龍源和華能目前的一年動態市盈率分別是10倍和7倍,低於歷史平均1個標準差,估值處於吸引水平,值得關注。 本欄逢周六刊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