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話你知】車胎人有段故 枱底墊變「天書」

2017-10-31

米芝蓮推介大家聽得多,不少人更奉此為「飲食天書」,但其由來卻未必許多人清楚。1889年,法國有一對兄弟安德烈·米芝蓮、愛德華·米芝蓮創立了同名輪胎公司。為了提高汽車銷量、推動輪胎採購率,他們設法「協助」公路駕駛者策劃行程,並着手製作一本小冊子,將如何換輪胎、哪裡打油、可在哪裡歇腳用餐及借宿等訊息一一收錄。多年後的某一天,他們來到輪胎店,看到心愛的小冊子居然被用來墊高工作台,有感「人只會尊重自己付費得到的東西」,那次經歷便催生出新的米芝蓮指南。

港澳版2009年首推出

1920年,米芝蓮指南以法郎7元的定價零售,《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則於2009年首次推出。米芝蓮指出,香港和澳門蘊含豐富的飲食文化,一直以來被視為美食之都,這也是米芝蓮指南繼日本之後評價的第二個亞洲地區。而港澳兩地獲米芝蓮指南評價的餐廳,種類涵蓋各種類型與價格,佳餚水準或食材素質,均屬優質之列。

米芝蓮評審員是米芝蓮的全職職員,他們負責評價三大洲、24個國家及地區合共逾4萬家酒店及餐館。為了保持意見上的獨立性,他們外出用餐時也是匿名行事。他們支付膳食的一切費用,隨後根據食材品質、對味道及烹調技巧的駕馭能力、料理中顯露的個性、是否物有所值及餐飲水準的一致性5項指標來評分。

餐廳被評分後,如獲頒3星屬最高推介,其次為2星及1星。至於「必比登推介」則是被評審員認為是「超值」的餐廳。 ■香港文匯報記者 費小燁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