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再有香港學生藉創新科研項目為港爭光!有「中國青少年諾貝爾獎」之稱的「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中,來自聖保祿學校的鄭雅庭憑着「以環保納米銀降解有害染料」的研究項目入選終評,並獲頒二等獎,成為全國首100名的傑出小小科學家之一。
第十七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周凱旋基金會共同主辦。香港區承辦機構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在本月3日至7日帶領學生,到北京參與終評和頒獎典禮。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周凱旋基金會董事張培薇,以及眾多著名科學家都有出席頒獎典禮,並擔任頒獎嘉賓。
其中聖保祿學校中六生鄭雅庭,以其納米銀降解項目獲得二等獎並獲1萬元人民幣獎金。該研究選取了不同果皮的提取物及不同發酵程度的茶以還原硝酸銀中的銀離子,合成銀納米粒子,令其可降解紡織工業所排放的有害染料。
與各地優秀青年切磋
鄭雅庭表示,自己剛於3月份參加「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過程中獲得評判指導其科學研究的技巧,提升科研質素,得以晉身全國首100名小小科學家。她特別感謝「新一代」的培育和推薦,並對上述獎勵活動的全力支持,「讓我能在這個全國頂尖的科學舞台上發揮所長」。她又指,在5天的活動內,能與全國各地的優秀青年切磋、分享比賽心得,更有機會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及一眾資深評判交流,令她獲益良多。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總監黃金耀表示,本港再有同學於全國頂尖的科研比賽中奪獎,充分顯示本港青少年的科研水平名列全國之前列位置,而在中、小學推廣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及創意教育,對提升學生的科研素質尤其關鍵。
他認為政府應投放資源,培育更多科技創新人才,才能推動創新科技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