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棄地稅引龍頭設產業園 建構科創文創人才搖籃

2017-12-13

許楨 博士 中大未來城市研究所副主席

愚以為,以科創、文創推動之「新經濟」,關鍵在人才不在資金。香港創業人才尚待磨練,主要不是本地基礎、專上教育不足,而是潛在創業者,得以在行業龍頭浸淫、累積、探究新思路的機遇,遠遠無法與海內外同輩比肩。因此,在港府徹底擺脫土地財政前,本地巨企斷難轉型為新一代創業家孵化器。只有透過產業園方式,引入海內外「新經濟」龍頭及人才,才能讓年輕港人在相關領域,找到更多刺激、出路、市場,以及最重要的發展夥伴。

承前所論,中、美大幅降低消費稅、入息稅,勢將壓縮本港稅務優勢。當中關鍵,在於香港稅賦主要由賣地、釐印、差餉構成;而利得稅、薪俸稅的大宗來源,亦涉及「地產金融」之企業和個人。顯然,本港傳承自港英時代的稅制,既欠彈性,其公平性、可持續度亦不高,連同「地稅」結合考慮,香港稅制對創業者、小家庭、小商戶而言,實屬畸形的極高負擔。

「土地財政」造成「實質高稅」

當外國、內地的消費稅、入息稅高企時,香港的「實質高稅制」,尚可利用「低標準稅率」來遮遮掩掩。如今,中、美「稅改」勢掀環球「競爭性減稅潮」,實揭穿香港「土地財政」的「國王新衣」。與此同時,港府爭取「沙特阿美」來港集資固然進取也可取,但值得反思者,此舉反映我們仍為固有發展模式所困,尚未走上「新經濟」的大道。須知道,哪怕在筆直老路上跑得再快,香港也會被後來者「彎道超車」,繼星、滬之後,深、穗亦追將上來。

本欄所主張的「城市發展四大層次」當中,爭取特大項目落腳香港,只屬第四層;其上是產業導向,再其上是人力發展;這三層都應從屬於總體的「生活願景」。過去20年,接二連三有中外巨企來港融資,卻始終停留在利用香港作為國際平台的形式。港人、港企所謂「成功」,仍然來源於「過河濕腳」的盈利模式,相關利益卻難以讓各階層均沾,更無力推動深層次的產業升級、經濟轉型。作為經濟體,香港、香港人仍未擺脫「世上最後一個買辦」的舊夢。

眼前香港諸產業,效益最佳者數金融,規模至大者數地產。前者的職位容量仍待擴充卻始終有限,且如上所述,近年已因寫字樓租金高企而陷於停頓。後者明顯發展到頭,更凸顯其壟斷、排他性質。房地產的巨額利潤,基本在極少數企業主之間流轉,行內各式專業人士到前線勞工,除個別人士外,地產從業員由行業利潤所得分成極低。

「地產金融」非現代主流

此乃現代房地產已近資本運作,並非傳統生產業的行業本質使然。「開發商-放貸服務」二合一,大勢如水銀瀉地,有其內在動因、無法扭轉。「地產金融」是封建社會「代收稅人」的變種,而不入現代環球金融主流。

在全球化浪潮下,一度以開放、進取、靈活見稱的港人、港企卻未見乘時而起。本土銀行和發開商,業務十之八九仍舊留駐香港。在在說明「地產─金融」在本港具壟斷性質,卻未必有足夠的競爭力、適應力,在國內、海外攻城掠池、為港日取斗金。

房地產業的惡性膨脹,導致統計學上,本地GDP縱然持續增長,但如上所述,行業特性和極端生態導致利潤集中在少數企業主手中,未能轉化為廣大市民的消費力,也就讓踏入2000年來,本港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遠低於新加坡、首爾,更不能與北、上、廣、深相提並論。

上述各地政府無一不制約房地產惡性膨脹,且受惠於「新經濟」。顧影自憐,香港創科或文創企業不只未能做大做強,從上世紀80年代到2000年,再至今,相關行業、企業幾度起伏,反見萎靡不振。以通俗小說、漫畫、影視、音樂、舞台表演所構成的香港多元流行文化,從告別黃金時代就無力再起。

另一邊廂,以「博學堂」為代表的網購,以「八達通」為代表的電子貨幣,要麼偃旗息鼓、要麼裹足不前。可見,香港科創、文創的根基不只不淺,不少創業家、創作人更屬東亞、東南亞的先行者。問題並不在於港人、港企沒有建立知識型「新經濟」的決心和勇氣,而是受制於深層經濟制度和既有商業網絡。特首林鄭月娥力爭於其任內,本港科研投入從GDP0.5%上升至1.5%,縱然意圖清晰,卻又談何容易?

棄「土地財政」釋放潛力

過去二三十年來,港府成也地產、敗也地產。「土地財政」造成了畸形的路徑依賴,既阻礙人才培養、也制約企業拓展、產業發展,最終,從港英時代之末到數任特首,幾度向「新經濟」衝鋒都闖關不成。愚以為,果敢放棄「土地財政」,讓土地成為企業、尤其是科創、文創企業的發展依託,而非公共財政最大直接來源,才符合港人長遠利益,才能在國家及印太區域大發展中,發揮香港的潛藏實力。

以此為依據,才能在5到10年內,引入中、美、歐、日、印的科創、文創龍頭及相關技術、管理、營商人才。由此建構平台,讓本港新一代企業、企業家,有孕育、發育的土壤與生態系統,從而推動發展模式的根本轉化,讓香港繼續擔當人才流、資訊流、資金流進出全國的智慧型國際都會。

綜上所論,相比起GDP膨脹、企業純利水平和融資規模,「高薪─高新」職位的質、量齊升,才是衡量港府發展策略成敗的唯一標準。以產業園形式招徠海內外科創、文創龍頭來港設立地區、國際總部,實屬至為便捷之道。以此為準繩與標的,港府應當如何善用儲備、改革稅制?如何制定土地開發及人力發展政策?後文再敘。 ﹙三之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