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傑 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
從歷史與現實兩個角度來觀察香港創新科技的現狀或較為客觀:相關產業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發展尚算按部就班、中規中矩,但相較於國際先進與內地迅猛發展態勢,香港則顯得相對緩慢。
可借鑑國際經驗
政府大力扶持,企業與民間積極參與是大多數全球創意之都的成功秘訣。以芬蘭為例,諾基亞手機業務的淡出成為催生創意產業發展的動力:政府層面,藉由國家技術創新局提供創新企業牌照、稅務和辦公室租賃優惠,並設立大數據試驗場;政府擔保的企業轉職銜接計劃為相關活動提供創業支援及貸款計劃,從而打造大、中、小型企業合作發展的產業鏈。
再看以色列,政府1992年出資1億美元成立Yozma Venture Capital,科技企業孵化器通過競爭取得牌照後,只需支付初創預算15%的資金,其餘85%由以色列首席科學家辦公室提供財政支援。同時,以色列還成立非營利機構MATIMOP,專門引介國內外投資機會,吸引資金參與初創投資,六年間150間初創企業中有一半上市或被成功收購。
內地創新為港注動力
2016年內地互聯網產業與國際先進水準的差距持續縮小,電子製造業、軟件與信息技術業全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8.4%和14.9%。以獨角獸(指估值十億美元以上的初創公司)為例,去年7月底的統計顯示,儘管數量仍遜於美國,但內地相關企業總估值已達360億美元,高於美國的220億美元。毗鄰香港的深圳是內地創新科技發展的縮影。2016年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6,560.02億元,同比增長12.2%,創新科技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四大機遇引發展方向
一是特區政府一系列新思維新舉措有利於香港全面推進創新科技發展。《施政報告》將創新科技作為未來多元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料會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帶來實質性利好,為初創企業營造更為便利的創業環境;二是內地進入發展新時代,香港可分享重大政策利好。現時香港設有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和6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涵蓋多個科技範疇的研發。內地進入發展新時代,香港勢必進一步融入國家科技進步全局,料可抓住諸多政策措施落實的良機,透過創新科技振興,參與到內地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強國建設進程之中。
三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機制及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提供合作共贏平台。相信西有前海、東有河套,港深透過共同爭取國家級科研機構佈局、促進科技創新要素資源一體配置以及分工服務於不同階段創新企業等方面的全方位深入合作,有望打造大灣區的國際創科中心;四是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及科技實力優勢將為創新科技發展提供堅實基礎。香港在「一國兩制」之下,擁有國際貿易網、透明開放市場、良好法治、低稅率、公平競爭環境、知識產權保護、專業服務及司法制度等綜合優勢,可吸引更多海外頂級科研機構落戶。目前香港科研機構在製藥、食品加工及食用品品質保證方面具備全球領先的先進技術,加上作為區內主要資科及電訊樞紐,香港還具有發展個人康健、智慧老齡化及智慧城市的優越條件,這些均可為創新科技活動發展提供基建與配套服務支持。(二之二)■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