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粵港澳建大灣區健康共同體

2018-01-10
■粵港澳三方政府代表簽署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框架協議。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粵港澳三方政府代表簽署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框架協議。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三地簽框架協議及26合作項目 涵蓋飲用水監管醫生培訓等領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惠州報道)由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香港特區食物及衛生局、澳門特區衛生局聯合主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大會昨日在惠州舉行,三方政府代表在會上簽署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框架協議》以及26個合作項目,在生活飲用水監管、全科醫生培訓、醫療急救服務體系建設等領域展開合作及試點,構建大灣區健康共同體,為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帶來更多、更完善、更便利的醫療衛生服務。

本次大會主題為「構建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共同體」。這是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後,三地醫療衛生與健康產業界首次交流合作的高規格會議,來自國家衛計委、粵港澳三地衛生主管部門負責人、業界專家和學者、健康產業代表共300多人參與。大會圍繞醫院管理、中醫藥傳承、健康產業發展、醫學創新等課題開展交流並探討合作。

建立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機制

廣東省衛計委主任段宇飛、香港食衛局局長陳肇始、澳門衛生局局長李展潤分別代表三地,共同簽署《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框架協議》。根據該框架協議,三方將在加強大灣區醫療衛生合作交流、推動重大合作平台、重大項目建設、促進人才交流、建立突發公共衛生應急和醫療救治機制等方面進行合作,構建大灣區健康共同體,打造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與此同時,三方就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的26個合作項目,進行了文本簽約。合作項目包括粵港澳生活飲用水監管合作、粵港澳全科醫生培訓、醫療事故鑒定、城鄉智能化急救體系、出生缺陷疾病研究中心建設等;其中,有10個項目為粵港雙方共建,包括粵港聯合培養認證專科護士項目、深港專科醫師培訓項目、粵港家庭醫學培訓、佛山市中醫院與香港浸會大學合作項目、惠港健康聯合研究中心項目等。

惠州試點港人保健服務綠道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項目多數為在體制機制上出發,長效促進粵港澳衛生事業發展,而有一些項目的落地,將直接或短期內給三地居民帶來福祉。比如,在建立三地立體醫療急救服務體系建設框架協議中,三地將加強非緊急醫療轉運方面的合作,不斷提高協作能力,保障粵港澳三地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又如,在惠港健康聯合研究中心項目中,以惠州為試點,為在當地境外人士(含港澳台同胞)提供醫療衛生保健服務,設立「綠色通道」。

陳肇始:發揮港長處 助力健康中國

陳肇始局長、香港衛生署署長陳漢儀、香港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柏賢等行政主管部門一行12人參加了大會。

陳肇始代表港方致辭時表示,近年來,三地交往更緊密,衛生與健康合作是大勢所趨。本屆大會,三地主管部門和專家共同參與,全方面打造合作平台。「作為衛生主管部門,我們也會與香港業界多到內地考察和交流,推動港資醫療北上,同時與內地同行一道,讓大灣區居民享用更高級更專業醫療服務。」她指出,她會在合適的時候,與有興趣的私營醫療集團,組團到內地考察。食衛局也會在政策等方面提供支持。

她表示,香港會充分發揮所長,在「一國兩制」下,打造大灣區健康環境,助力健康產業發展,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