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深圳灣口岸2022通地鐵

2018-01-11
■深圳地鐵四期工程開工。香港文匯報記者郭若溪 攝■深圳地鐵四期工程開工。香港文匯報記者郭若溪 攝

5新線昨同期開工 未來32條線助力大灣區 港人北上更便捷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深圳軌道交通迎來史上最大規模的路線開工。昨日,深圳軌道交通四期工程6號線支線、12號線、13號線、14號線、16號線全面開工,5條線全長148.9公里、總投資約1,345億元(人民幣,下同),計劃2022年竣工。屆時,深圳將形成15條運營路線、總長約570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體系,進一步優化深圳城市空間佈局,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城市軌道交通生活圈。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13號線將成為首條連接深圳灣口岸的軌道路線,該線「一路向北」,通過沿線各線接駁站可與既有地鐵路線便捷換乘,6號線則實現深莞軌道互通互聯,14號線預留向惠州延伸條件,港人北上將更便捷。

目前,深港之間的羅湖口岸、福田口岸、皇崗口岸均已有地鐵直達,此次開工的地鐵13號線首次連接深圳灣口岸,將極大便捷港人北上深圳後的交通出行,並對促進南北片區的交通,提升深圳灣口岸人員疏導,緩解市區交通壓力有重要作用。

13號線連接深圳灣口岸與公明的市域快線,跨南山區、寶安區、光明新區,覆蓋中部偏西地區南北向交通需求走廊。全長22.4公里,沿線設內湖全地下停車場,出入線與后海站接軌。設站16座,其中12座為換乘站,重要交通樞紐換乘站2座。最高設計時速100公里。

支撐前海空港新城發展

12號線是支撐深圳市西部發展軸帶建設,支撐前海(蛇口)自貿區、空港新城地區城市發展。全長40.54公里,採用地下敷設方式,設站33座,其中換乘站有18座,最高設計時速80公里。

16號線連接龍崗區、坪山區,是深圳第一條位於城市外圍組團內部的區域骨幹線,主要承擔集約土地利用、支撐城市空間結構、緩解交通壓力等功能。全長29.2公里,全線採用地下敷設方式,設站24座。最高設計時速80公里。

延伸惠州支持東進戰略

此次開工的5條線中,6號線支線與14號線分別向外延伸至東莞和惠州。6號線支線位於光明新區內,支持光僑路、公常路走廊兩側發展,並且未來可與東莞1號線銜接,助力深莞一體化進程。全長6.13公里,設車站4座,最高設計時速120公里。14號線橫跨福田、羅湖、龍崗、坪山四個行政區,並預留向惠州延伸條件,支持深圳東進戰略實施和推動深圳一體化發展,加強珠三角東部都市圈區域融合,使龍崗區進入30分鐘交通圈,坪山進入40分鐘交通圈,深惠進入「1小時都市圈」。採用地下敷設方式,最高設計時速120公里,全長50.3公里,設站17座。

深圳地鐵集團董事長辛傑表示,三期二階段建設工程6、8、10號線及延長線共計126公里路線正在火熱建設中,計劃2020年陸續建成通車。同時,對標國際一流城市,深圳啟動了遠景軌道交通規劃修編工作,提出了32條軌道網絡新方案。全部建成後,可以實現深圳城市核心區與外圍組團中心快速通達的目標,加快推進原特區內外一體化進程,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