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專題 > 正文

內蒙古自曝財政數據造假

2018-01-11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玨 北京報道)繼遼寧承認存在財政數據造假問題之後,內蒙古近日也自曝存在財政、經濟數據造假的問題。此外,內蒙古還叫停一批政府過度舉債項目,爭取用3年時間把政府債務率降到合理水平。

據新華社報道,1月3日舉辦的中共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自治區黨委「自曝家醜」:自治區政府財政收入虛增空轉,部分旗區縣工業增加值存在水分,一些地方盲目過度舉債搞建設。

經財政審計部門反覆核算,內蒙古調減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0億元(人民幣,下同),佔總量的26.3%,同時調整2017年收支預算預期目標。調減後,2017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03.4億元,比2016年公佈數據下降14.4%,剔除虛增空轉因素後同比增長14.6%。

工業增加值存「水分」

此外,內蒙古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數據也存在「水分」。經過初步認定,應核減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00億元,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40%,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基數也相應核減。 統計部門此前公開的數據顯示,內蒙古2016年GDP總量18,128億元,同比增長7.2%,在內地排名第16位。

另外,在內蒙古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自治區黨委還指出政府債務問題,表示要停建、緩建一批政府過度舉債的項目,化解政府債務、銀行不良貸款和農村牧區高利貸。從2017年起,利用3至5年,爭取用3年時間把政府債務率降到合理水平。

近年來,中央加大了對統計數據造假的曝光和查處力度。2014年7月,中央巡視組首次對遼寧進行巡視後便指出,遼寧經濟數據存在弄虛作假的現象;2016年5月,中央巡視組「回頭看」再次指出,「一個時期遼寧全省普遍存在經濟數據造假問題」;2017年1月,時任遼寧省省長陳求發公開確認,遼寧所轄市、縣從2011年至2014年存在財政數據造假問題,出現「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現象,導致部分市縣經濟數據摻了20%到30%的水分。在「擠水分」後,2016年全年遼寧的GDP排名,從之前的第10名下滑到14名。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