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藝粹 > 正文

探索舞蹈3.0的「觀.影 ── 香港舞者」

2018-01-13

「觀.影 ─ 香港舞者」這個歷時兩年的計劃,提醒了我們,藝術創作的探索跟發表,是可以被慢火細燉,慢慢熬出來的。

這樣的耐心和野心,似乎是西九文化區對於我們深切期待的呼應。

上海到2020年前,新建、改建或者重新裝修的劇院超過十家。台灣光這兩年,新開幕了戲曲中心和台中歌劇院,接下來還有二千人座的衛武營藝術中心要落成。明年,西九文化區會有「戲曲中心」先行開幕,然後,劇院也要一間間開幕。兩岸三地的劇院,一下子要暴增20家以上。觀眾要培養,票房排擠問題要注意。

那麼,藝術家呢?藝術家要做什麼準備?或者,我們也可以問:藝術家,要怎麼「被看見」呢?

發現香港藝術創作的最大可能性

由西九文化區委約策劃、製作、執行的「觀.影 ─ 香港舞者」,包括了裝置展、影像呈現、還有現場演出,這三種形式。舞蹈除了舞者做表演,除了觀眾進行欣賞之外,還可以有個3.0版本:舞者影像的記錄、呈現、還有同台演出。

澳洲編舞及舞蹈影像導演蘇˙希利(Sue Healey)在這個計劃當中,跟來自包括芭蕾、現代舞、中國傳統舞蹈等背景的十位香港舞者,一起經過工作坊、拍攝、編舞、與合成(跟影像同舞)的創作過程。不僅背景各異,年齡也從青年到資深都有的這十位舞蹈家,在舞蹈影像當中,在香港的高樓、海濱、工廠、以及多媒體環境中,展現自己的藝術創作和生活日常。最後,在「太古坊」的呈現演出與展覽中,觀眾看到了影像,影像中的舞蹈,影像跟舞導混搭的演出。同時,也看到了香港舞者的可能性。

日本禪學大師鈴木大拙說:「美一直存在,因為他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卻存在當下。」

我們在舞蹈3.0的三種呈現方式當中,發現香港藝術創作的最大可能性,就是建立在對於多樣性的挖掘跟尊重。背景多樣性,個性多樣性,年齡多樣性,形式多樣性。同時,呈現手法也可以多樣性。

這樣的精神需要被累積跟升級

僅僅去看現場演出的舞蹈結構本身,這些舞者或獨舞,或雙人舞,或群舞的串連邏輯是跳躍的。我們會發現,我們很容易被影像(有五道4K高清屏幕)給吸引而分神。但是,影像中的舞者,明明就是在我們面前移動的血肉之軀。為什麼,我們會棄真人而就影像呢?這些舞蹈影像讓我們發現,舞者有時候反而成了背景了。難道,舞者的表演能量有因此削弱嗎?難道,舞蹈的表演空間有因此而萎縮嗎?

沒有,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嘗試,「觀.影 ─ 香港舞者」的裝置跟演出,反而更容易吸引劇場的新觀眾。因為看影像,已經是今天一般人的慣性。換個角度來說,這樣的實驗,也鼓勵舞者去豐富自己的創作。

「觀.影 ─ 香港舞者」的裝置跟演出,是個有趣而且有機的實驗。我們從出版的專書中的訪談,也可以閱讀到這些舞者在排練過程中的反思,以及想要更進一步的創作動力。探索舞蹈3.0,西九文化區起了一個好的開始。這樣的精神跟經驗,需要被累積跟升級。接下來,我們期待看到香港舞者,跟其他表演或視覺藝術,從香港的當下,撞擊出新的火花。

創作的厚度需要耐心野心決心

「觀.影 ─ 香港舞者」讓我們看到舞蹈,影像與裝置,還有影像與舞蹈共舞。在劇場當中,為觀眾跟表演者共同創造了一次獨特的體驗。這個歷時兩年的計劃,同時也提醒了我們,藝術創作的探索跟發表,是可以被慢火細燉,慢慢熬出來的。這樣的耐心和野心,似乎就是西九文化區對於我們深切期待的呼應。

今年,I-phone問世十周年。我們簡直快要無法想像,過去沒有智能手機的日子裡,人們是如何溝通交流的?數位,科技,創意,已經讓創作變得簡單和即興。但是,創作的厚度,永遠需要耐心和野心兼具,才能完成。

謝謝「觀.影 ─ 香港舞者」的準備與探索,讓我們看到藝術家開發創作的決心!

文:李立亨(資深藝術節策展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