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帥誠 廣州報道)東莞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昨日開幕,工作報告中數據顯示,2017年東莞市生產總值(GDP)達7,58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2%,進出口總額突破1.2萬億元。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製造中心成為新一年工作重點,並將通過深化莞港澳在科技、金融、教育、服務貿易等重點領域合作,推廣「超級國家幹線」、「粵港跨境直通快線」等模式融入大灣區建設。
在當天的開幕大會上,東莞市長梁維東在作市政府工作報告時透露,在統籌濱海灣新區方面,成功引進投資千億元的紫光芯雲城等一批高端項目落地,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重大發展平台。
此外,去年東莞還對接香港「超級中國幹線」業務,為企業提供空陸多式聯運服務。「超級中國幹線」業務已落戶寮步車檢場,專用倉庫已完成建設,逐步投入使用,海關監管系統即將完成,進行測試後將投入使用。協調查驗單位創新監督模式和完善監管系統,研究將「超級中國幹線」模式推廣到沙田保稅物流中心、長安、鳳崗車檢場的可行性。
融入粵港澳一小時經濟圈
梁維東強調,新的一年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製造業中心,積極構建智能製造全生態鏈;着力培養更多優勢支柱產業集群;力爭年內為實體經濟減負190億元以上。
在佈局跨境電商「海外倉」方面,則計劃全方位融入粵港澳「一小時經濟圈」,開設更多「空路聯運」直通模式的機場貨站,積極推廣「超級中國幹線」、「粵港跨境直通快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