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雙城記:吃春餅

2018-02-09

何翼平

今年反常,幾乎全世界都在下雪,除了北京。幾天前立春,俗話說「春打六九頭」,九九八十一天的冬天,到了六九應該是「隔河看柳」的日子,今年只能隔河看雪了。香港不但看不到雪,還冷得異常,哪有立春的味道。

立春對北方人很重要,土地開始會變暖,就要可以播種,人們脫去穿了一個冬天的棉襖棉褲,小孩子尤其女孩子像過節一樣高興,見面就問一句話:「脫棉襖了嗎?」以前沒有輕暖的羽絨,靠厚重的棉衣褲禦寒,愈是親娘做得愈厚,起碼有七、八斤重,一旦脫下來人就變輕了,走路都快了很多。

立春有咬春、打春、春杖、春盤、春燕之說。其中咬春、春盤是有關吃的,要生吃大蘿蔔,設一個春盤,內有四樣青菜,都是要生吃的,有意思的是春燕,是古代女子的飾物,女性的頭飾這一天要梳成燕子髻,上面還要貼上春字。

春餅,家家戶戶必食,立春這天,微信上晒出各式春餅,家家不同。舊時,老字號飯館賣「蘇盒子」,這個「蘇」字是酥香還是蘇州,誰也說不清。即是一個圓形食盒子裡有八個小格,每格放上不同的肉食,有清醬肉、小肚兒、肚絲、燻肉等等,都砌好手指寬窄的條狀,拿回家打開就能吃。如今失傳了。

春餅是要自己做的,合好麵,砌成餃子大小的兩塊麵,合在一起,中間放上油,做成餅狀,一分鐘烙一張,烙成可以揭開成兩片。當然還要炒雞蛋、炒菠菜粉絲、炒豆芽等。一定要炒的是一盤豯獢A此豯璁W「野雞脖」,細細長長,彎彎的,特別香嫩。菜肉蛋全裹在薄薄的春餅裡,粗粗的一大卷,有點像墨西哥餅,但比它好吃,人人喜愛。

以上這些,香港全找不到,為了應節回味,只有自己動手。先是要醬肉,北京「天福號」的清醬肉,是眾多老北京風味中,少數沒有改革到變種的,但要專門的工藝,很複雜學不會。只好買來一個肘子,紅燒到鹹鮮軟爛,放涼砌成一片片。青菜倒是容易,沒有「野雞脖」,也有貕懂壎N。最難的是春餅,超市只有香酥餅還是印度的,偶爾會見到墨西哥餅,時常斷貨,自己烙,總是合不好麵,不是硬就是不薄。

終於,被我在超市冰櫃裡找到一種外國的「奶油蛋皮卷」,又薄又軟又不油膩。齊備,終於在香港吃上了自製春餅過立春,聊勝於無。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