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三八國際婦女節是一個爭取權益的日子,既不是普天同慶,也沒有商業消費元素,竟如同其他節慶一樣,手機祝賀短訊還是滿滿的。在這個祝賀氾濫的年代,沒有忘卻婦女的貢獻,不失為有意義的祝賀。
三八婦女節源自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女工為抗議長時間工作和低薪等非人道的工作環境而走上街頭,這些婦女組織了工會,提出「麵包和玫瑰」的口號,要求縮短工作時間,提高勞動報酬,享有選舉權,禁止使用童工。「麵包」象徵經濟上的保障,「玫瑰」象徵較好的生活質量。
香 港乃富裕 地 區,亦 貧富 懸 殊,大部分婦女有「麵包」又有「玫瑰」。有團體作了一項關於香港女性幸福指數調查,結果顯示幸福指數三連跌。香港婦女自評幸福指數平均分為五點六(十分為滿分);有四成半受訪者感到不幸福,選擇五分以下;逾一成自評一至二分,是極度不幸福;只有三成多的,對自己的工作狀況、財務狀況、個人成就及夢想感到幸福。香港女性幸福指數日後年年跌也是可以預期。傳統的家庭分工模式,令女性肩負更多家庭照顧者的責任,有的還需照顧幾代人,令她們無論在職場、生活及個人發展,都受到局限。
幸福,本來就沒有標準,事事順心遂意,幸福感油然而生,香港女性教育程度高,智慧聰明,能幹獨立,太過自我,不屈於人,又怎能事事順心遂意?得知愈多,期望愈大,失望愈大,幸福遠去也是必然。先不說基層婦女,生活壓力沉重,損耗健康,照顧孩子無助,幸福只是奢談;即使是能幹獨立的職場婦女,有抱負有夢想,一旦有了家庭和孩子,個人發展難免要作出犧牲;智慧聰明的家庭主婦,太多渠道得知食物污染,世紀病疫,為家人憂完一瓣又一瓣;職場女性責任愈多,面對辦公室政治更殘酷;挑通眼眉的富太,面對的可能是感情戰爭......每天都身處無煙的戰爭狀態,又怎能感受幸福的存在?
有女朋友感嘆,窮一生的時間才參透前人那句「女子無才便是德」,我則認為,天生我才必有用,深藏不露才是德。對比前人的艱辛,我們這一代婦女,抓住三八的幸福,還是得多於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