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藝術家以版畫再現圓明園

2018-03-20
■Barbara Salaun(左)贈送版畫作品予賈晉華(右)。■Barbara Salaun(左)贈送版畫作品予賈晉華(右)。

消失的「圓明園」將在香港再現大家眼前。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孔子學院與維也納大學孔子學院攜手合辦「再現圓明園-國際研討會暨展覽」,展期由2018年即日起至31日,展出維也納女藝術家Barbara Salaun的畫作,她將傳統的銅版印刷與現代數碼技術相結合,展示「圓明園」虛擬重建的成果,透過一系列十張作品,將「消失」的文物再現大家眼前。同時,一眾學者也圍繞「圓明園」發表相關學術研究。

開幕禮上,除了Barbara Salaun外,奧地利駐港總領事Monika Muller-Fembeck、維也納大學孔子學院李夏德教授、理大人文學院院長朱鴻林教授及香港孔子學院院長賈晉華教授等嘉賓相繼致辭。其中李夏德提到他於1974年第一次到中國,當時頤和園需要收費才能進入,但圓明園卻是一片開放土地,沒有任何修復,想不到過了40多年後,園明園經過不同專家的研究得到不少修復,又或者以數碼化的方式得以重現當年的原貌。而Monika Muller-Fembeck則表示,她不是相關方面的專家,但很讚嘆來自不同界別的專家為歷史文物而共同努力,認為相關研究有助促進文化交流,繼而推動國際和平發展。

專家發表圓明園學術研究

緊接開幕典禮後舉行了國際研討會,邀請了來自奧地利、俄羅斯、澳門和香港的學者,從建築、歷史、哲學、宗教、社會、地理等多角度,探討保護「圓明園」 的重要性,並進一步討論其他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存與傳承。

其中李夏德探討了有關傳統中國建築及古文獻的「真實性與再現」。他提出「圓明園」 當年被外國人摧毀,但現在又反而成為了激發跨文化研究的項目。香港科技大學代表樂桓宇則從文學角度入手,分析以前圍繞「圓明園」創作的詩歌散文,重新建構「圓明園」的文化記憶。他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對「圓明園」的悼文在晚清和民初充滿政治意味,文學上有關「圓明園」沒落的意象其實隱喻了當時晚清文化保守派眼中的知識危機和更大的歷史災難想像。此外,其他學者也相繼發表己見,讓思想互相激盪。

是次活動是清華同衡下屬建築與城市遺產研究所(現更名為清城睿現)發起的「再現圓明園」項目中的一部分,項目專案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名譽教授郭黛姮教授領導,自2009年開展,六年來,專案團隊為「圓明園」 47個景區(共有108個景區)完成數碼化虛擬再現,並且分析它們在300年間的變遷,據以製作數碼影片。

為數碼修復注入藝術美

Barbara Salaun參考了這項目的數碼化虛擬重建圖像,如方壺勝境、同樂園、上下天光、杏花春館等,利用蝕刻版畫技法,把圖像雕刻出來,再將所雕刻的圖樣印在紙上,畫作更塗上紫紅色水彩及金箔,使作品更添華麗氣息,把「圓明園」的壯觀景致再次呈現出來。她表示:「用數碼化重現出來的圓明園是一堆只能在電腦上看到、轉瞬即逝的位元組。所以我想將這些當代電腦科技的生成品轉化為具永甯感的藝術品,而傳統的蝕刻版畫技法正是一種讓藝術品置放多個世紀也能保持不變的最好方式。」因此,Barbara Salaun的畫作既反映了版畫含蓄而細膩的風格,亦展現了對數碼技術的高度讚賞。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添浚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