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農田添「營養泥」 減蟲害增產量

2018-04-16

小六生盼助務農叔叔減辛勞 在菇泥「加料」發酵化廢為寶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嘉瑤)被譽為「少年科學家搖籃」的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昨日舉行頒獎禮,今屆有400所中小學共約4,000件作品參加各個項目。其中來自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的3名小六生陳劭昇、蘇文澤及楊坤寶,以「微妙的泥土」同時獲得最優秀項目大獎(小學組)及小學研究論文一等獎,他們首次在養殖菇菌的廢料-菇泥中加入「高溫需氧堆肥」促進植物生長,成功減少蟲害兼增加農作物產量。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舉辦的科技創新大賽,今年已進入第二十屆,今年共頒發近200個獎項,包括20個一等獎、27個二等獎、30個三等獎、逾100個優異獎、大獎及特別獎項,今屆更設立了13個專項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聯辦副主任陳冬擔任主禮嘉賓,並向各得獎師生頒獎。

「微妙的泥土」奪兩獎

其中小六生陳劭昇、蘇文澤及楊坤寶憑「微妙的泥土」獲得兩獎,陳劭昇指發明的靈感來自於其叔叔的農場經常雜草叢生,為避免作物的養分被雜草掠奪,叔叔要經常除草,費時又費力;他亦發現叔叔種的菜有很多蟲洞,影響收成,故要想辦法解決上述問題。

蘇文澤補充指,現時香港未有人以種過菇類的廢棄泥土再種植,農夫通常會把這些菇泥丟棄,但菇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其他營養成分,是很好的種植材料。

他們首先在高溫堆肥中加入營養液,令需氧微生物大量繁殖,製成堆肥茶並噴灑在菇泥上,促進菇泥發酵,改善泥土的微生物活性,以促進植物生長,同時增加泥土動物多樣性。

蘇表示,實驗證明以菇泥種植的農作物成長速度較快,蟲害的影響亦減少。

另一獲得高中組數理及工程一等獎及專項獎的「iWheel」,是一項輪椅動力裝置,由佛教黃允畋中學的5名學生所構思,他們將「電動平衡車」的「輪轂電機」安裝到普通輪椅底部,作為輪椅的推動力,結合成一部「iWheel」電動輪椅,它可以承受120公斤的重量。輪椅人士可以使用遙控桿操控,就推動輪椅前進。

高中生研可摺電輪椅助攜帶

此電動輪椅經濟實惠,預計成本約1,000元,又可以摺起,便於攜帶,方便用家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不過,惟現時「iWheel」的電池容量有限,只能持續行走約4小時,研究團隊正尋找容量較大的電池。

小五生研巴士翻側警報器奪獎

來自德雅小學的小五生何泓樂,因得悉早前大埔發生車禍,造成嚴重的人命傷亡。為避免類似的事故發生,泓樂構思了巴士翻側警報器,並獲得小學發明品二等獎。系統主要運用了Arduino MPU6050數位運動處理器,LED燈和蜂鳴器設計警報系統,並用了玩具巴士及道路模型,模擬巴士快將翻側前,向司機發出警告訊號。

系統在巴士傾斜至15度,會發出聲音及黃光警示;若巴士傾斜至20度,警報器會發出更強聲音及綠光警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