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心康理得】想要不一定需要 使錢勿使未來錢

2018-04-16

近年香港的經濟狀況不錯,財富效應令市民敢於及樂於消費,不過一些調查顯示其不少消費行為都屬於不當的消費,而不當消費的問題已由成人蔓延至青少年一族,情況令人憂慮。

所謂不當的消費是指︰

1. 過度消費︰為了滿足個人享受及擁有奢華物品的慾望,在財政上超越個人負擔能力的消費行為(例如透過不斷申請信用卡以維持消費,「以卡養卡」)。

2. 感性消費︰重視個人感受(例如覺得淘寶網內有關商品很便宜)而非考慮商品實用性的消費行為。

3. 炫耀性消費:藉消費炫耀個人品味、財富和獨特個性,期盼因此而得到別人的注意、欣羨或讚譽(例如購買一些名牌的商品)。

造成青少年不當消費的原因很多,相信包括社會的日益富裕、消費主義盛行、家長忽略/縱容、個人自制力不足、自我形象扭曲以及朋輩影響......等因素交互影響所導致的。一旦青少年養成不當消費的習慣,不但會對他們的成長及發展造成障礙並會引發相當嚴重的後果(例如為了在短時間內獲得金錢而以身試法)。

要處理青少年過度消費的問題,需要從多方面入手。首先父母應以身作則,審慎地消費及理財,例如過較為簡樸的生活及盡量避免「先使未來錢」。此外,亦應教導子女正確的消費及理財原則,例如消費時須衡量個人消費能力,不要因為借貸手續簡易而隨便舉債,要分辨意欲購買的物品是「需要」還是「想要」,避免購買只是想要而非需要的商品。

獎勵不應物質化

在準備購買任何商品前,家長可鼓勵子女思考是否有其他避免購買新商品的方法,例如向朋友借用,找尋代替品或修理舊有的物品。

在獎勵子女的良好表現時,亦不應流於物質化(例如名牌手機或衣服)而以其他有意義的活動取代(例如支持他發展有益的興趣或運動)。

家長可以留意青少年的購物情況,如發現他們購買大量超出他們經濟負擔能力的物品時,定要關注及處理,以防他們購物成癮或過度借貸。近年網上購物成為青少年主流購物方式之一,網上購物成癮的個案屢見不鮮,父母或青少年的照顧者宜多些關注青少年網上購物的情況。

由於青少年往往通過炫耀性消費來獲得個人滿足感和朋輩認同,學校和社會可通過發展青少年多方面興趣,改變這種錯誤觀念。

學校和社區可舉辦更多體育和藝術活動,鼓勵青少年積極參與,令青少年在這些有益活動中,獲得滿足感和朋輩支持。 ■黃南輝 香港心理壎芛|教育主任

輔導服務︰3583 1196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