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童夢飛翔】善用電子書語音 助特教生破學障

2018-05-11

近日電影《黃金花》及相關媒體報道,喚起了市民對特殊學習需要(SEN)人士的關注,而早前政府落實為中、小學設立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SENCo)的教席,以支援融合教育,對學校及特教生亦是天大喜訊。

有不少研究指出,透過科技輔助,能夠替特教生消除學習障礙。由此看來,如學校有完善的WiFi建設及實踐「學生自攜流動電腦裝置」,加上學校及教師願意為特教生提供具彈性的教學策略,共融學校的推展就可以再邁進一大步。特別是有讀寫困難的學生,他們因中央腦神經系統失調而引起的核心障礙,導致未能準確、流暢地辨別和記憶個別文字,若然能在課堂或家中適切地利用科技輔助學習,便能有效地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效。

首先,可以為讀寫困難的學生提供發聲電子書,讓他們克服因為文字解讀障礙,導致未能掌握書本內容的問題。

其實只要能夠幫助他們了解課文,就可以讓他們建立明辨思維、語言技巧以及增進詞彙等。坊間有不少網絡平台提供免費的發聲書,如香港教育城的「教城書櫃」、公共圖書館的發聲電子書等,為他們提供豐富的閱讀經驗。

此外,亦可鼓勵他們多用文字轉語音(Text-to-Speech,TTS)功能,市面上的電子書櫃已內置TTS工具,只要書目是以文字編制即可使用。而最新的網頁瀏覽器如Edge,亦支援在瀏覽器內開啟文字版檔案,即可以使用內置TTS功能朗讀出來。

筆記程式配合語音辨識

有讀寫困難的學生書寫文字較為緩慢,如可以讓他們在課堂或有需要寫筆記時,使用筆記程式(Note-taking App)如Evernote,再配合流動裝置的語音辨識(Speech-to-text)功能,並容許他們拍下老師的課堂簡報及將課堂錄音,他們便可以有效率地把老師講課的重點整理成筆記,在家中亦可以隨時溫習,令文字不再成為他們學習的絆腳石。

當然,如可以根據學生學習進程而調節功課量就更為理想。不少讀寫困難學生相比其他學生要花多3倍至4倍時間去完成功課,若然能夠配合他們的需要,安排適量練習,使他們能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功課,又有足夠時間休息,不但能減少功課壓力,也能提升他們的自我肯定和自信心。

當我們能適時適地使用科技輔助學習,便能為特教生消除學習屏障,讓他們盡展潛能。■香港教育城高級發展經理 洪婉玲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