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傑青接受提名 主打「撐得起」

2018-05-22
■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十大傑出青年選舉2018」啟動禮暨酒會。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十大傑出青年選舉2018」啟動禮暨酒會。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

寓港未來要靠年輕力量 肯踏首步堅持下去即傑出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志剛)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十大傑出青年選舉2018」昨日正式啟動,即日起至7月16日接受提名,以表揚年齡介乎21歲至40歲,工作上有卓越表現、對社會作出貢獻的香港青年。提名期至7月16日截止。今年選舉以「傑出。就是撐得起」為主題,寓意香港未來需要靠年輕力量撐起一片天,貫徹十大傑青「青年雙手創造未來」的核心理念。主辦機構負責人表示,成為傑青並非高不可攀的事,只要踏出第一步,堅持做正確的事,都可以是傑出。

「十大傑出青年選舉」於1970年創辦,至今已辦至第四十六屆,共選出逾350位來自不同行業及界別的傑出青年。

今年選舉由昨日起至7月16日接受提名,參選者必須為香港永久居民,年齡由21歲至40歲,已故人士不可被提名。

候選人分為5個職業界別,包括「公共及社會服務」、「工商業」、「教育」、「演藝、康體、文化及藝術」,以及「專業工作」,獲提名人士需先經甄選顧問初選,再經評審團進行面試作最後評審。

陳家強高永文等任評審

今年的評審團成員包括財經及庫務局前局長陳家強及食物及衛生局前局長高永文等。

大會預計在7月17日至8月20日進行初選,成功通過後可獲通知進行最後面試,10月7日公佈結果,12月9日舉行頒獎典禮,獲選香港傑青的人士,有資格代表香港出選世界傑青。

簡汝謙:改變命運和世界不難

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會長簡汝謙表示,很多人以為參選傑青的門檻很高,與改變世界一樣艱難,但事實上並非高不可攀。

他指出,改變命運和世界不是難事,只要踏出第一步,作出正面、積極的改變,堅持做喜愛、擅長和認為是正確的事,都可以是傑出,希望市民多推薦身邊朋友參加。

杜聰:當選提高使命感

2003年十大傑出青年、智行基金會創辦人杜聰說,當選傑青既是榮譽,也提高了他的使命感,他在過去15年的慈善工作中,已累計資助了2.1萬個愛滋孤兒,當中不少已考上大學,甚至已經畢業。

他坦言,過去在工作上遇到很多不幸的人,不少都聰明能幹,卻缺乏讀書和發展機會,可能因為賣血而染上愛滋,故希望通過十大傑青選舉,鼓勵青年對社會有多一份承擔,幫助這些不幸的人。

去年當選者:開闊了眼界

去年當選傑青的香港武術運動員耿曉靈說,她在當選傑青後接觸了很多社會不同界別人士,開闊了她的眼界,她希望能以自己在運動場上的高低起伏,鼓勵年輕人積極向上。

其提名人、前香港武術代表隊隊長兼2009年當選傑青的鄭家豪形容耿曉靈具有武德,「很能堅持,也很有耐力」,即使面對「地獄」式的體育訓練,身體受傷非筆墨可形容,證明她擁有一顆堅毅的心,相信她有潛力為社會做更多事情。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