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特稿:汽總:無理搞事損車長生計

2018-05-26

職工盟再次發起沒多少人響應的巴士工業行動,擁有最多巴士車長會員的工聯會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第一副主席張子琦與汽總九巴分會主任黎兆聰昨日坦言,這是因為是次行動不得巴士車長人心,特別是14小時特別更為巴士車長搶着做的職位,因為收入多,中間還能直休3小時,「如果一刀切12小時工作,意味減少很多加班費,影響車長生計。」

張子琦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是次行動理據不足,也完全沒調查車長們的主流意願,完全是「搞事」。車長們當然希望加工資,但現時勞資正商談加幅,遠沒到談判破裂地步,沒理由正談判便罔顧公眾利益,開始工業行動。

普遍望保留特別更增收入

他指出,現時巴士車長分14小時早晚特別更及12小時直踩,8小時以外時間算加班費,而加班費正是車長們的重要收入,「我們工會早前做過調查,大部分車長都希望保留特別更,因為中間3小時休息比直踩更不會累,而且收入高不少。車長們不理睬他們的所謂『行動』,證明車長們很理性。」

黎兆聰批評職工盟完全不理車長的意願,斷人衣食,「去年職工盟搞過減工時的諮詢大會,結果沒人去,還『唔知死』搞行動,當然不會有車長支持!」事實上,車長最怕削工時,更怕一刀切固定工時,因為這等於削加班費。

他解釋,其實最高工時只是說不超過這個工時,並不是真的要開那麼久的車,特別更司機大概只有兩、三個月才有一次做足14小時,且巴士公司也跟足運輸署指引,每6小時一定給司機1小時吃飯時間,或40分鐘小休,特別更中間一定有3小時離場休息,不存在疲勞駕駛的問題。他希望職工盟別再搞事,打爛車長的飯碗。 ■香港文匯報記者 殷翔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