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神州大地 > 正文

渝小學直播非遺技藝 吸引2萬餘網民觀看

2018-06-22

位於重慶武隆縣的浩口鄉是重慶市唯一的一個苗族仡佬族民族鄉,距離縣城40多公里,地處偏遠,全鄉戶籍人口僅6,000多人。浩口小學是全鄉唯一一所小學,全校共有學生300多人,大部分來自貧困留守家庭。6月17日,該小學在網上同步直播一場獨特的小學生打「篾雞蛋」非遺表演,吸引多達逾2萬人觀看。■香港文匯報記者孟冰 重慶報道

浩口小學校長田仁衛說,為了讓孩子安全快樂地度過課餘長長的時光,2009年,老教師張尚潘給孩子們提供一個竹編玩具「篾雞蛋」。在仡佬族的歷史上,因為戰爭較多,部族首領曾經用竹條編成的空心「雞蛋」用來練習投擲目標,達到練兵的目的。張尚潘老師編出「篾雞蛋」後,送到孩子們手上,很快得到大家的喜歡。

女教師楊雷因為大學時學過蠟染,對蠟染擁有比較專業的知識,她也主動提出在學校開辦蠟染課,結合當地仡佬族蠟染的特色,讓女學生學習。同時,浩口小學的老師們還根據當地竹子比較多的特點,引進和改良了一種竹竿舞,成為全校男女生都比較喜歡的一種集體運動。

小學獨創項目 堅持近10載

田仁衛介紹,這三項運動是國家的教育大綱裡沒有的,是浩口小學獨創的活動。學校不僅給項目老師出資設立了蠟染製作和「篾雞蛋」工作室,保障他們的經費來源和持續不斷的研究改進,同時在全校全力推廣,成了孩子們的地方課程,堅持至今已近10年。蠟染成了重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而「篾雞蛋」和竹竿舞成了武隆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6月17日下午,浩口小學學生打「篾雞蛋」表演在網上同步直播。身穿黑白兩色的12名小學生在籃球場上以中線為界,分成兩隊。其中各隊的後方放置有一個直徑半米的塑料圈,裡面各站有一名隊員,即為「呆子」。

比賽開始後,一個拳頭大小,用篾條編成的空心球「篾雞蛋」成了比賽雙方爭搶的目標。搶到「篾雞蛋」的一方就用手投擲的方式向隊友傳球,然後向對方陣地進攻,並將「篾雞蛋」扔出去擊中對方陣地塑料圈內的「呆子」。每擊中一次,就可以得一分。

如此類似西方橄欖球和東方丟沙包遊戲混合而成的新奇比賽,在網絡直播中引起眾多網友的興趣,觀看人數也迅速增至2萬多人。「篾雞蛋」比賽結束後,小學生還跳起一場別開生面的竹竿舞,向觀眾展示學校別具一格的民族特色。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