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健樂)為更好地掌握新經濟模式下的商機,廠商會上周四舉辦「數碼化轉『型』新時代」研討會。會上,數碼化聯盟副主席朱俊昌發表了對數碼營銷與品牌管理的看法。他表示數碼營銷有助品牌爭取新一代消費者的注意力,提升營運表現。要數碼營銷的成功關鍵在於收集與分析大數據,再適當地運用創意,於合適的時間進行營銷。
朱俊昌:「抽水」莫變「抽火水」
朱俊昌以剛落幕的歐聯足球比賽為例,稱由於嘉士伯啤酒懂得把握時機在決賽前、不少人關注相關比賽的時候,於社交媒體留言鼓勵球迷士氣,故能爭取到一眾球迷對其品牌的注意,達到正面營銷的效果;相反小米則在不了解球迷「民意」的情況下,於決賽後留言猛烈批評某一球員的表現,得失一眾球迷,結果由「抽水」(借勢進行正面營銷宣傳),變成「抽火水」,弄巧反拙。
朱俊昌續指,為免「抽火水」,除了需細心留意消費者的取態外,公司亦應盡量避免利用政治取向,以及種族、宗教等敏感議題進行營銷。為進一步降低因誤判而營銷失敗的風險,他建議公司在進行數碼營銷時,應讓一些有經驗與熟悉相關議題的員工「把關」。
敏感議題營銷忌諱
至於同場的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客席助理張天秀則認為,運用數碼轉化和數據分析有助優化商業決策,提升公司在市場的競爭力,否則在最壞的情況下,公司有機會遭到市場淘汰,因時下新一代的消費模式,從聽音樂等娛樂、閱讀習慣、搭車到旅遊住宿等已有不少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