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跨境電子支票 企業財務「粵港通」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的進一步推進,深圳正在大力推動深港金融業合作與創新。深圳市金融辦公佈2017年金融創新獎,香港多家金融機構共獲得五個獎項,這些獎項重點聚焦通過金融創新促進兩地資金便捷流動。其中,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與深圳金融電子結算中心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深港電子支票,香港企業和個人可以便捷地隔天將資金匯到深圳企業和親朋手中,匯豐銀行開發的「粵港通」有利提升跨境快速匯款服務。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採訪相關機構,他們均看好針對大灣區資金融通的前景,並將進一步與深圳合作,共同拓展兩地資金流機遇。■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昌鴻
粵港澳大灣區的成功,有賴三地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四通」推進,其中資金流固然受到一些政策制約,但深港兩地金融機構均在加大力度合作創新,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通過創新促進兩地資金流動。此次深圳評出的深圳金融創新獎,香港金管局悉心組織和收集項目,共推薦4個深港創新合作項目、12個金融科技項目參評,最終3個項目獲得金融創新深港合作獎項二等獎2名、三等獎1名,佔該類獎項的一半,另有2個項目獲得金融科技專項獎,佔了獎項的近三分一,這充分顯示香港金融機構參評項目的強勁競爭力。
資金最快下工作天到賬
除了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參與開發的深港跨境電子支票和匯豐銀行開發的「粵港通」外,中信銀行(國際)與騰訊合作開發的微信小額轉賬及支付、中銀香港開發的區塊鏈應用──按揭估價流程優化和富衛人壽開發的即時提取報務,這些創新產品亦有利推動深港兩地資金便捷流動。
香港銀行同業結算營運總監葉秀華表示,他們於2015年推出電子支票,可以將港幣、美元和人民幣通過電子支票便捷地匯給商家和親戚朋友手中,深港電子支票票據聯合結算於2016年7月20日正式上線,提供香港銀行簽發的電子支票票據在深圳銀行存入服務,相關的資金在第二個工作日到賬。據記者了解,以往紙質支票需先快遞至深圳,然後客戶拿到銀行匯兌,時間大概需要近一周。
兩地銀行年省96萬成本
深港電子支票無疑大幅縮短了匯款時間和提高了效率,為深港兩地居民提供安全及便捷的支付渠道,同時能有效節省跨境結算的營運成本。目前,深港兩地每月約4,000張、金額達到3.8億元人民幣總值的深港跨境實體支票經香港結算公司和深圳結算中心進行清分及結算處理,以每張跨境實體支票約20元人民幣的處理費用估算,兩地銀行每年可節省96萬人民幣的成本。現時,他們正加大力度在深圳和香港推廣,吸引更多企業和個人積極使用電子支票。
葉秀華表示,隨着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推進,香港作為國家對外的重要金融中心之一,擁有優越的金融環境,將一如既往成為資金中轉站,屆時無論是個人或企業,對於跨境支付的需求日益增加。深港電子支票票據將會成為其中一項重要的創新科技的支付工具。
匯豐實現粵港2小時匯款
匯豐香港和匯豐中國專門針對廣東地區(含深圳)的中小企業客戶開發了「粵港通」綜合資金管理服務方案,通過該方案,客戶只需一次登入,即可管理香港、廣東乃至內地其他地區的匯豐銀行賬戶,並獲得收付款、貿易融資和外匯買賣等多種銀行服務。兩地匯豐攜手對後台付款系統作出改進,並且梳理優化了付款處理流程,實現符合條件的兩地匯豐間的跨境付款在2小時快速處理。根據匯豐中國2016年12月份的數據,匯豐廣東和匯豐香港間的跨境電匯匯款在2小時內處理完畢的比例大幅增加。匯出匯款從26%增長到63%,匯入匯款從13%增長到71%。付款處理速度大幅提升,可以幫助客戶減少資金在途帶來的損失,提升企業運營的效率。
為了提升「粵港通」綜合資金管理服務的競爭力,匯豐香港和匯豐中國計劃在未來6到12月繼續推出其它新服務項目,包括人工智能銀行助手、微信銀行和幫助企業客戶尋找合作夥伴和商機的全球平台匯豐營商匯,從而更好地把握大灣區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