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今年的書展正在舉行,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卸任公職後出書回顧自己任職局長的5年時光。他昨出席書展推介新書時表示,面對房屋問題,香港整個社會的不同社區都應該共同作出取捨,使用不同方法覓地,否則建屋就是艱難的。
張炳良說,很多自己接觸到的香港年輕人都關心住屋問題,包括樓價上升以及獨立租屋情況。要解決這個問題,整個社會要同心同力,並共同作出取捨。在發展房屋上,經常遇到的問題是,全香港都說要建屋,但去到全港十八區,每一區都說不要在自己這個區建屋。
應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
他以新加坡為例指出,港人遠遠地看新加坡覺得他們做得很好,但實際上新加坡人都需要取捨、都需要大量填海以及開發叢林。回到香港現實,張炳良認為應該多管齊下解決土地供應不足問題,短、中、長期都要有相應措施,包括改撥土地用途、發展棕地以及填海等。
曾任香港教育學院(即今香港教育大學)校長的張炳良,在2012年中加入政府擔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這令他對政府施政及現實政治有進一步體會。
從現實解決問題非常複雜
張炳良說,以政府的角度在現實世界去解決問題非常複雜,不像學者研究及觀察的那麼有序、理性,進入政府所看到的是自己以往長期從事公共政策研究時所看不到的處境與情況。他形容那5年「日日都在打仗」,疲於奔命,積累很多問題。
退任局長後,張炳良認為應好好梳理及總結施政經驗、成敗得失,以及所面對和經歷的種種挑戰與矛盾。出書可以作為個人體會的一個公開記錄,更為重要的是,也讓社會多了解政策思考和演進的過程與因由、箇中的理性與非理性因素、政治與行政的不同考量、以至決策的偶然與必然。
出兩新書回顧房屋運輸政策
他用半年時間完成寫作19萬字,出版兩本書分別回顧房屋政策和運輸政策,取名《不能迴避的現實》。他在書籍序言中指出,此書名的意念來自美國前副總統戈爾的警世電影《不願面對的真相》,希望通過自己的敘述,讓更多人明白如今香港公共政策的現實困境、悖論以及有時現實政治所造成的政策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