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設科創委會 統籌產學研

2018-08-01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香港如何發揮科創新優勢,如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是多位政協委員關心的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經濟民生聯盟主席盧偉國建議,應加強大灣區內人工智能、移動通信、物聯網、區塊鏈等創新科技的研發及應用,推動智慧城市集群式發展。

同時,加快落馬洲河套區創新及科技園建設,加強深港創科合作。設立大灣區科技創新委員會、匯聚區內相關產學研代表,統籌科技交流與合作。

耿惠昌:速制定吸人才政策

在全國政協常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耿惠昌看來,吸引科技人才是大灣區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點。他認為,大灣區內有很多大專院校和一些科研機構,但創新之道還要看人的能力,需盡早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措施,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包括對基礎研究的投入,為高端人才在大灣區工作提供有競爭力的待遇。

盧偉國:港擁仲裁認證優勢

除科技創新優勢外,盧偉國認為,香港還在法律仲裁、建築工程及檢測認證等專業方面有優勢,應把握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他表示,香港目前已簽署《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作出的仲裁裁決可在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承認與執行。他建議推動香港成為處理「一帶一路」相關合約爭議的仲裁中心。

此外,還可推動香港「工程專業服務」在大灣區先行先試。盧偉國建議,進一步放寬港資建築及工程企業參與國家建設的限制,同時鼓勵香港與內地企業聯合競投國家級和跨國大型項目。

盧偉國還表示,大灣區發展中,發展國際創科中心、世界先進製造業基地、國際供應鏈管理中心、金融及專業服務等都需要更多種類的合格評定服務。香港這方面有與國際接軌的優勢,可引入更多國際新標準,並開發更多嶄新專業服務。建議香港與區內城市加強合作,使大灣區各項標準、檢測認證與國際接軌。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