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署邀交營運泊點線路班次等意向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俊威)為回應社會建議引入「水上的士」服務以提高維多利亞港的活力,並為市民及旅客帶來更多方便,運輸署昨日邀請有興趣人士就重辦的中環至紅磡航線,以及計劃在啟德、紅磡、尖沙咀東、中環、西九龍泊岸的港內「水上的士」循環航線提交意向書。運輸署期望,中環至紅磡線最快於明年2月投入服務,港內「水上的士」循環線則於明年9月開航。
運輸署昨日發出公告,邀請有興趣人士就營運兩條持牌渡輪服務,包括中環至紅磡線、以及前往維港5個地點的循環線遞交意向書。有意者需於下月27日中午12時前提交。
運輸署發言人表示,有興趣人士可就航線的停泊點、班次、時間等提出任何建議,之後署方才會發出正式招標文件。
擬復辦中環至紅磡線
中環至紅磡線自天星小輪於2011年因客量不足造成虧損而停辦,事隔7年,運輸署提出復辦。根據文件,航線全長3.7公里,船程不得多於20分鐘。
營辦商需每日至少提供11.5小時服務。於周一至周五,每日至少提供17對來回班次 (約30至60分鐘一班),當中朝7時半至9時半及晚5時至7時高峰時段至少有5對 (約30分鐘一班)。
於周末、周日及公眾假期期間,每日最少提供17對來回班次,並向兒童、長者及殘疾乘客提供票價優惠。而每艘船載客量不少於150人。
文件亦表明,航線將使用紅磡南及中環8號碼頭,營辦商會同時負責營運兩個碼頭設施,並提交美化碼頭及在碼頭營辦商業設施之建議。碼頭商業設施的收入,可作補貼票價用途。
至於全長約25公里的港內「水上的士」循環線,運輸署文件指出,除設在啟德、紅磡、尖沙咀東、中環及西九龍均需泊岸上落客的主航線外,營辦商亦可因應需要,開設前往維港內指定航點的輔助線。
水上的士需逾150座位
營辦商也可另行建議在維港內任何適合靠岸的地點設站。根據文件,主航線建議的5站包括啟德跑道公園碼頭、紅磡碼頭、尖東海濱花園、中環9號或10號碼頭以及油麻地避風塘。
「水上的士」需每日營運,於周一至周六,需朝7晚11至少提供22班渡輪(約45分鐘一班);周日及假期則至少在朝8晚10提供19班渡輪(約45分鐘一班)。主航線船程不可多於110分鐘。
「水上的士」使用的船隻亦有要求,每艘渡輪需提供不少於150個座位,船隻長度不得多於35米,必須提供冷氣,可供旅客携帶大型行李,設計要方便乘客觀賞維港兩岸景色,設育嬰室及殘疾人士洗手間等設施。
文件亦要求營辦商提供來回船票、日票、半日票及月票。若乘客持有日票或半日票,可於任何一站上落船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