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約200年前將一處山丘鏟平,該處正是商業中心區萊佛士坊所在地。 彭博社
新加坡自1960年代以來大規模開展填海造地,以增加土地儲備,當地土地面積由1960年代的580平方公里,增至去年的720平方公里,多了24%。聯合國2014年環境項目報告顯示,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沙粒進口國。
新加坡填海造地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822年,當時英國殖民政府拍板將新加坡河附近一處山丘鏟平,取出泥石填平河流南面岸上的沼澤地,以擴展當地的商業區域。該座山丘就是今日位於商業中心區的萊佛士坊,而那片沼澤地,則成為今日駁船碼頭(Boat Quay)。這片區域亦成為新加坡著名的夜生活地點,設有多間酒吧和餐廳。
參考荷蘭圩田填海方式
到了獨立後的1960年代,新加坡政府再大舉填海造地,透過擴充東部海岸線,興建加東、馬林百列等住宅及商業區,以及新加坡樟宜機場等基建設施。新加坡目前在烏敏島、德光島、聖淘沙島、裕廊島仍設有填海項目,估計至2030年,新加坡面積將達到766平方公里。
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前年透露,新加坡參考荷蘭的圩田(empoldering)填海方式,計劃在德光島開拓810公頃土地,用作軍事訓練用途,預料於2022年完成,以釋出空間興建新城鎮。圩田是指透過將隔絕海水的堤壩建得很高,令建築物可建在海平面以下的技術,黃循財估計,圩田可減少傳統式填海成本和沙粒用量40%。黃循財對圩田填海前景感樂觀,他指出新加坡土地依然有限,強調政策的目標之一,是確保未來的發展選項。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