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住新來的外國客商,引路落戶中國的初創者,激勵深耕中國數十年的老朋友......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不少外資企業點讚中國營商環境的改善升級,期待「做得更好」。
專人跟進落戶進展
迪爾紹德是烏茲別克斯坦國家藥品醫療器械專業標準中心代表,他一到進博會展館就看見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HFDA的標識,他說:「我們國家的藥草加工很有特色,希望能落戶上海,我得了解該作哪些準備。」
與他對接的政府工作人員介紹,如在進博會上遇到有意進入上海的外商,會及時跟蹤服務,落實專人,第一時間把辦理進展和結果反饋給參展商。
進博會上,有不少企業是首次來中國,他們都拿到了一本中英雙語的落「滬」指南。所有涉工商註冊的事項都在這本《營商環境超車,上海有備而來》指南中詳細列出,進博會現場就可以提供全方位諮詢保障工作。外商在上海開辦企業最快只需3個步驟、5天時間,透過「一窗通」服務平台就可以完成。
期待環境愈見規範
讓不少外商感到欣慰的是,中國正在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堅決依法懲處侵犯外商合法權益─特別是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
加拿大ALL IMPACT FOODS公司負責人弗蘭克聽說進博會上有政府諮詢服務,來到了知識產權保護與商事糾紛處理服務中心。兩年前,他代理的摩洛哥果汁品牌進入中國市場,註冊商標時發現被另一家美國公司捷足先登,但對方並未實際使用。工作人員根據情況給出清晰的解答,弗蘭克直言這對他很有幫助。
不少外資企業期待,政府對企業的服務能越來越具有針對性。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裁杜佳斌十分認同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對中國在進博會上提出的幾大對外開放舉措特別期待,相信營商環境會越來越規範。」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