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特稿:首屆「中史人物選」 重建典範教育

2018-11-26

國史教育中心近月接連舉辦多項活動,繼早前舉辦由港大冼為堅傑出訪問教授﹙人文學科﹚王賡武主講的國史講座,最近再舉辦首屆「中國歷史年度人物選舉」,目標讓本港逾萬師生參與,投票選出有特別歷史意義的人物成為年度代表。

何漢權指活動一方面希望能引起公眾對國家歷史的更多關注,更是想藉此重建典範教育,透過歷史人物提倡傳統精神。

中國歷史年度人物選舉於本月29日開始投票,並已於早前在城大舉行簡介會,由港大名譽院士丁新豹、浸大歷史系榮休教授周佳榮、公大人文社會科學院教授趙雨樂、港大中史碩士同學會副會長葉深銘主持,為師生簡介各候選歷史人物的背景資料,以便他們選出心儀人選。

康有為梁啟超等候選人物

本屆有5位候選歷史人物,分別為清朝的康有為、梁啟超、明代張居正、宋代王安石、北魏孝文帝。

何漢權指,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每年都有入時主題,今年不單是改革開放40周年,更是戊戌維新120周年,專家團隊遂以1898年作為界線,首先選出康、梁二人,再向上推展選出其餘3人,最後有此定案。

「我們選出來的人物並非十全十美,事實上他們的不足之處,學生都應了解。」何漢權以梁啟超為例,指其國史、國學等學術成就斐然,對國家未來富強抱有理想;不過他在改革過程或過於理想化,或太受康有為的影響等等。

他續說,年度選舉的重點在於深入淺出,由中心一眾歷史專家學者總結歷史人物生平,歸納出約百餘字的「精華」灌輸學生,一方面期望學生可認識不同歷史人物故事,更希望他們能從中體會道德價值與傳統精神,起典範之效。

何漢權指,已獲最少70所學校答應參與,有信心將有過萬師生投票,未來將安排更多不同遊歷學習活動,來年將是巴黎和會(1919年)100周年,故擬舉辦巴黎教學交流團,讓學生認識國家當時以戰勝國身份出席和會,卻無法收回山東的一段歷史故事,活動將涵蓋「教育、參與、體驗、表揚」四個面向,提升學習興趣。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